《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优秀10篇】2-17-85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这里是高考家长帮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整理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优秀10篇】,仅供参考。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内容:小语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①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让学生带着自信走进课堂。
二、板书课题
师生共写课题,共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标出自然段。
2、看阅读要求,再读课文。
① 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的?
② 你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的?为什么?
3、师生交流。
四、以读代讲,顺学而导。
1、师生共同学习“春”。
①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画出来。
② 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读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小组读,个人读,同桌读。
③知识训练:
有的……有的……
——————————,像————————。
2、小组学习“夏”“秋”“冬”
阅读要求:
我读书,我快乐。
①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季节学习。
②交流心得,享受读书快乐。
③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
3、教师总结。
美丽的小兴安岭四季都是诱人的,春有树,夏有花, 秋有果,冬有雪。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为什么?
4、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像小兴安岭这么美丽的风 景区还有很多,你们能说出一些风景区的名字吗?虽然我们不能去看一看,但我们可以去阅读关于这些风景区的文章去感受,去体会。例如:《桂林山水》《锡林郭勒草原》《葡萄沟》《五彩池》。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 树
夏 : 花
秋 : 果
冬 : 雪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④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课前准备
①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②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2、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①初步感知。
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b.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三、再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②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四、写字写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
②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字词
认读词语卡片。
二、感悟品味
①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a.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抽出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
◆体验“抽出”的过程。体会“抽出”用得真好。
◆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b.喜欢的语句。多媒体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教师引导: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封
◆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夏天的画面。
◆学生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c.朗读交流,多媒体出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学生读课文,想像秋天的画面。
◆多媒体演示“落叶在林间飞舞”的情景。
◆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感悟。
d.多媒体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看着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教师反问:你能把自己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大家评价。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突出“积满”“又松又软”“舔着又肥又厚的脚掌。”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刚才大家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拓展活动
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②当一次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③选择家乡的一处景色,仔细观察,再写一写。
板书设计
1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 抽出新枝 长出嫩叶
夏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秋 落叶飞舞 果实累累
冬 树上积雪 动物过冬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4、探究并发现写春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1、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23课(指板书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美丽点上点。那我们再读读课题。(齐读)
2、是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很美,课文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呢?赶快拿
出课文读一读,找一找。(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指名读) 什么是“诱人”?(很迷人、很引人注意。)作者在这里把迷人的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花园、宝库。板书)说明了什么?(花园指小兴安岭风景优美,宝库指它物产丰富或指许多很名贵的东西都在那里。)
3、课文还把美丽的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呢?(绿色的海洋,出示第1自然段)是啊,就像这幅画面,树多的都成海洋了。板书(海洋)(指板书说)你从这段的哪个词能感受到树多。(指名说,(数不清(树多)、红松、白桦、栎树、……(树的品种多,都有什么,课件出示,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几百里(树占据的面积很大)那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4、师:听了你的朗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大片的树海。满眼的绿色,这情景真壮观啊!就如同这画面(点击 )同学们一起读读,让我们感受这绿色的海洋吧。齐读 (多媒体出示)
5、小结:是啊!小兴安岭的树多,所以作者把它比作了(绿色的海洋)。那作者又为
什么把它比作花园和宝库呢?(因为小的四季美,课件出示四幅图),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生说)
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首先进入春天的小兴安岭。(课件出示)
二、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感受春天的活力之美)
1、现在,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作者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指名说并出示句子)
谁来读读描写树木的句子,枝条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抽出)你可以再换一个词吗?(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换了好不好,为什么?
生:这样就两个长出,就重复了,也很别扭的。
师:是啊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写话时要用词丰富,要避免语言的重复。
生:这样很形象,好像树木突然有力地长出来了。
师:是啊,一个“抽出”写出了树木的变化,多么有活力啊!多么的富有生命力啊!我们把小兴安岭树木的变化读出来吧!指导读句子(要注意“抽出”读得干脆有力;“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读得亲切、柔和些) 男女生赛读。
过渡:你看到了春天树木的变化,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我仿佛听到了雪水叮叮咚咚地往下流,哗啦啦,哗啦啦,还唱着动听的歌呢;我听到了小溪好像在唱歌,唱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师:哦,小溪唱歌的声音都被你听到了,你从哪儿知道的?(淙淙)真是小溪的知音哪!我们来听听这小溪流水的声音。(播放课件)是这样的声音吗?这声音大吗?(不大)。你在生活中听到过溪水的声音吗?谁能试着读读?描写流水声的词你还知道有哪些?(潺潺叮叮咚咚 哗哗)
师:我们再来读这句话,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个词体现了动态美?(汇成)“汇”是什么意思?(聚拢来。)它让我们想到小溪轻轻流淌的样子。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遍吧。(齐读)
过渡:读得真好,你们看,小鹿也被你们吸引来了。你来读读小鹿的句子。其余同学注意听,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写小鹿的?让我们感到什么?(把小鹿比作人,更觉春天的美好。)(指名读)
(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师:这只小鹿可爱吗?那你能把这样的小鹿读出来吗?自己试试。(生自由读)
师:一只只自信的小手都举起来了。你来读。(我听出来了,这是一只活泼、悠闲的小鹿。)
师:我们现在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鹿了,你在小溪边干什么呀?(我在溪边津津有味地喝水;玩耍;我在溪边和白鹅打招呼;和溪里的小动物们打招呼呢;迫不及待地去溪里洗澡呢。)
师:你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我很愉快;我玩得很开心)
师:是啊,多么可爱的小鹿啊,这里用了“有的……有的……”课件出示,让我们也来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吧。(课件出示)
(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
4、读了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你感到小兴安岭的春天是一种什么样的美?(生机勃勃的美)你能通过朗读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吗?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音乐,来配乐朗读这一段,做一次小配音员吧!(课件播放)
5、小结过渡:读得真美啊,如果夏天的早晨来到小兴安岭,你希望能看到这里的什么美景?赶快拿出笔在书上画出描写小兴安岭夏季的景物。(树木、雾、太阳、野花、草地)
三、抓住重点句段,品读体会
1、师:(课件出示图)你看这小兴安岭的树木长得那么青翠茂盛,我们就送给它一个词(葱葱茏茏)读读这句话,还有哪个词体现出来了,说明了什么?课文中还用一个什么词进一步写出树木的繁茂?“封”,(一点不透气,一点不透风,没有一点空隙。)
过渡:你还喜欢夏天的哪些景物?为什么?你来读一读吧!
2、早晨,你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哪个词告诉你的?( “浸”),告诉我们什么?(雾大极了,浓极了,大雾弥漫中的森林,隐隐约约,迷迷蒙蒙,就像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
3、太阳出来了,又是什么样的景色呢?(雾后的阳光,光芒四射,使人睁不开眼睛。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阳光灿烂的早晨!野花各种颜色,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4、对呀,这段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夏天的小兴安岭写得多美啊!所以说夏天的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5、这么美的景色,谁愿意来读一读(课件出示,配乐读)
过渡:读得太美了,那秋、冬的景色又怎么样呢?自己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画一画它们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四、教给方法,继续品读
1、教学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自学。
课件出示话,指名说。喜欢这里的什么?(学生汇报)
2、在这一段描写中,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特别生动?(飞舞)你能换个词吗?(飘落)换了行吗?看课件。这就是树叶飞舞的情景(动态描写,表现了落叶随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作者联想到彩蝶飞舞,表达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说明秋天的景色迷人。)
师:你还喜欢什么?秋季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药材,都有什么?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是多么令人惊喜!谁来读读这段。所以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谁愿有感情读读这段。
过渡:你的朗读真把我们带到瓜果飘香的秋天,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冬季)冬季写出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物。在这冰天雪地的冬天,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呢?
3、教学第五自然段。
(1)、冬天,小兴安岭的雪怎样大?课文上用了哪些词语,又使你联想到哪些词语?(鹅毛般的、大雪封山、白皑皑、白茫茫、银色的世界)
(2)、小兴安岭的动物,是怎么过冬的?你觉得课文上写的哪些小动物过冬特别有趣?我们把这有趣的画面读一读吧。(课件出示)
4、小结:事实上,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到处都是宝。你还知道小兴安岭有什么特产吗?(东北三宝,课件出示)所以说它是——(引读:一座巨大的宝库)
五、再次回到最后一段,进行环保教育
1、《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同时写了小兴安岭的富有,为人们创造财富。所以课文最后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齐读,课件出示)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已经在我们的心中铭刻,那么要使小兴安岭美丽的风景永远存在,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呢?(生自由回答)同学们说的真好,希望你们长大以后能够去建设它。为我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布置作业,升华主题
我们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确是(读第一段),课文在开头就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特点,总领了全文,课文结尾有用总结的话语点明了中心,这样前后照应。中间部分并按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描写。下面,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一起来欣赏家乡的美丽景色吧?
2、课后,老师留了一个小练笔,注意听清要求。
小练笔:(任选一题)
①、我的家乡也很美,你能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②、我们的校园也很美,你能写一写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
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
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
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四、反思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业
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会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那么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
六、板书
9、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夏 根据情况出示
秋
夏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理清条理,在说中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小兴安岭。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与丰富的物产。
三、教学难点:
欣赏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四、课前准备
①一张中国地图。
②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的教学挂图。
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二、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关: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当众介绍小兴安岭的景色,要求举止大方,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
三、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A、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B、检查“闯关”。
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
同桌互读,小组内轮读,班级抽读。
抄写生字、生词。
统计已“闯关”的人数。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A、学生自由练读。
B、学生在小组内过关。每人从“春、夏、秋、冬”四段中抽读一段,组员互相评议。不能过关的可再读。
四、课后作业
①认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想想该怎样介绍,可先在父母面前练一练。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2、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1、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2、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设计: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23、美丽的小兴安岭夏: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秋:树叶、果子、特产
冬:雪花、动物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
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
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讨论后填写研究报告单)
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
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四、反思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业
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会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那么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
六、板书
9、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夏 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出示
秋
夏
课后点评
授课者本着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思想,竭诚为学生提供热情而合适的服务,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合作、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帮助在研究学习中取得了成功。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汇、挡、献、刮”,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运用立桩记忆的方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关键:
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构段规律时,让学生探究课文为什么,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其它景物”,从而领悟,树木是小兴安岭的主体,而有了其它景物,则使小兴安岭更加丰富,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体现了小兴安岭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的主题。
教学手段: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助、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准备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导入,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1. 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2. 请六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这节课重点探究课文中间部分的行文顺序和组段的规律。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由教师背诵第一段导入,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2)交流汇报。
重点感悟:“汇”也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读“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汇”字。
课件演示,理解“汇”字的意思,形象记忆字形:三点水就如同积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进小溪(“象形”的半口匡)。第三步,指导书写“汇”字。指导要点:偏旁三点水,写在弧线上,上面两点要写紧凑一些。
第四步,学生练习写“汇”字。第五步,再读带有“汇”字的句子。
师:想象雪水“汇”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读。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关于小鹿的描写也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指导要点。
(4)交流感受,体会春天的活力之美。
教师板书:活力之美
(5)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组成
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
(6)指导学生用立桩记忆法背诵这一段。
第一步,展示记忆立桩词:树木抽出____ 长出____;积雪汇成____ 流着____ ____涨满____;小鹿____散步俯下____ 侧着____ 欣赏____。
第二步,解释立桩词师:左边是关于“春天小兴安岭的主要景物”的三个词语,右边是关于“主要景物具体形象”的若干词语。
第三步,指导立桩记忆的方法师:要做到高效背诵,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诵的拐杖——先记住要点之间的关系,再利用这种联系加快记忆。
第四步,练习背诵
2.学习第三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三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与前一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3)书写“挡”字。
三、提示重点,明确目标
1.教师指导书写。
2.师生合作再读这句话。
再读此段描写树木周围美丽景象的部分。
交流感受,体会夏季的葱茏之美。突出对“浸”的揣摩感悟。教师板书:葱茏之美
3.学生分组自学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学生分为自学第四段的和自学第五的两大群体,每一群体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自己组的体会。
四、读中感悟,积累语言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 “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
相机板书:丰收之美和生命之美,随文指导学写“献”字和“刮”字。
回答课后第二题:“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鼓励运用立桩记忆法背诵文中相关的段落。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
五、回归整体,表达感受
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明确
练习朗读,要读出树木的生机勃勃。
学生自读、探究整段,找找还有哪些词“用得真好”。
有感情齐声朗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加入动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
不仅写了树木抽枝长叶,还写了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
① 学生自己试背。
② 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读文。
③齐声背诵。
学生练习书写。
学生自读
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发现这两段与前两个自然段在组段上的相同之处,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篇八
[设计理念]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的主旋律,既培养学生敏锐的语音感,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建议老师:“你们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该成为“词的音乐家”,诊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因此,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想象的翅膀展开以后,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某些词句作一番细致的咀嚼、推敲,去体悟言语表达之美。“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吸精髓。”只有通过朗读细细品味过的句子,才能成为学生内化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几个重点词,书写14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激发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4、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激发自豪感。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国东北有一个绿色的宝库,那就是著名的小兴安岭,它是红松、白桦的故乡,是动物们的乐园。林中还有许许多多珍贵的药材和美味可口的山菜野果。它几乎不加任何修饰,就是一个美丽的天然大公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宝库,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2、齐读课题,正音“兴”,给“兴”的两种读音组词。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拉近了学生与小兴安岭的距离,使学生对小兴安岭有个大致的了解。另外不出示任何画面来束缚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
2、出示词语,自由读。
哪个词不好读,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齐读词语。
3、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并读读相关的句子。
4、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的时候,是按一定的顺序写的,你发现了没有?从哪儿看出?
(按春、夏、秋、冬的顺序)
下面就让我们按作者的写作思路,一起走进春天的小兴安岭。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落实学生自主读书,一读读通顺,二读读懂内容,三读读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精读课文第2小节
1、自由读第2小节,想想:作者是怎样写春天的小兴安岭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2、再读课文,边读边把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子在脑中转换成一幅幅画面。
3、交流:哪一幅画面最吸引你?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出示句子。
句一: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1)“抽出”能换个词吗?(长出)怎样的长出才叫抽出呢?同学们想想树木蓄积了一个冬天的力量、一个冬天的精神,一到冬天怎样地长出来啊?(奋力、兴致勃勃、使劲、生机勃勃……)
(2)是啊,作者用词多准确,一个“抽”字把春天的活力、春天的气息全都写出来了。让我们做春天的树枝,生机勃勃地长出来吧——生读。更有精神地长出来吧——生读。
句二: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张满了春水。
(1)自由读句子,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丁丁冬冬、小溪在唱歌的声音、潺潺、小溪在弹奏乐曲的声音、小溪的欢笑声……)这么多美妙的声音都融合在一个词里——淙淙。
(2)谁能给我们带来这美妙的声音?指名读,多美的“淙淙”声啊,齐读。
句三: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1)让我们一起做快乐的小鹿,读读这个句子吧。小鹿,小鹿,你们在干什么?(俯下身子喝水、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请生做动作理解、体会小鹿的可爱。
(2)多么可爱的小鹿啊,谁能读出这种可爱?指名读,生评,齐读。
4、同学们,有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我们做到了。但我认为读书还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不仅能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还能适当地增添画面。那么春天的小兴安岭除了这些美景,还有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5、交流,春天的小兴安岭在你们的眼中到处一片生机勃勃,那么在摄影师的眼中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欣赏录象。
6、看了这美景,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赞美的话想说,就让我们把所有的赞美都融入朗读之中吧。齐读。
[设计意图]
课文的言语与大自然的声、色交相辉映,定能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学生的想象各具特色,无不带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又是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钥匙。每一位学生的想象不同,感受就不同,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在此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充分想象、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补充美景,自然水到渠成。
四、精读第3小节。
1、小兴安岭的春天还没欣赏够,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灿烂的阳光,一起走进夏天的小兴安岭吧。学习第二小节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第二段的学习方法。
(1)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2)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3)感情朗读课文。
2、生自学第2小节后,交流。
3、这一段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景物?
板书:树木 浓雾 阳光 野花
4、哪些画面使你更加喜欢小兴安岭了?
根据学生回答,先后出示句子。
句一: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1)听师读句子,你觉得夏天的树木怎么样?(茂盛、郁郁葱葱、苍翠)用书上的一个词就叫——葱葱茏茏。
(2)我们可以把信封起来,可以把窗户封起来。是什么把整个森林封起来了?(枝叶)引读:这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因此,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面对这样能遮天蔽日的树木,你想说写什么?
(3)生朗读展示。
句二: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1)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出示课件欣赏。(朦胧、人间仙境、隐隐约约、像蒙上了一层薄纱……)
(2)男女分别感情朗读。
句三: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1)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美?出示课件欣赏。(绚丽多彩、金光灿烂、光彩夺目……)
(2)指导朗读。
句四: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看图体会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感情朗读。
5、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通过乳白色的浓雾、像利剑一样的金光、五颜六色的野花,写出了夏天的绚丽多彩。这怎么不使我们更喜爱小兴安岭呢?齐读第3小节。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本环节一开始就小结上一段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方法半独立自学这相似的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朗读展示,揣摩文本语言所渲染的情境;教师精心制作课件,再现文章情境,画面有‘形、有“声”,还有“境”;学生描述有“形”,也有 “情”,“情动而辞发”,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造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五、总结:小兴安岭的春天生机勃勃,夏天郁郁葱葱,秋冬也各有自己的特色,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汇 欣 赏 映 挡 视 线 浸
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有信心写好哪个字?给大家介绍你的写字经验。
2、范写:欣 线
3、生书写,交流。
[设计意图]
写字教学仍然是中年级的重点。在教学时,老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写字经验,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
第二课时(简)
1、学习秋冬两段。
2、比较四个季节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大特点:树木)
3、学习第1小节、最后一节,总结全文。
4、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
5、生字书写指导:献、药、材、软、刮、舌
5、小练笔: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
美 春天: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丽
的 夏天:树木 浓雾 阳光 野花花园
小
兴 秋天:树木 山菜 野果 药材宝库
安
岭 冬天:树木 积雪 西北风 动物
[特别建议]
本课教学设计,应努力做到“四个一”:
1、体现一种教学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抓语言文字,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从而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进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之情。像“抽出、淙淙、葱葱茏茏”等词语的教学。
2、教给一种学习方法。由于课文的段落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因此,在学习春天这一段时,教给他们读书方法,到夏天这一段时,让他们运用这种方法半独立自学。
3、渗透一种写作思路。在教学中让学生想想:介绍景物时,作者是按什么顺序的?怎样写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的?从而使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方法,为后面的小练笔写一处家乡的景物设下铺垫。
4、追求一种读书境界,使学生做到边读边把一个个句子读成一幅幅画,并于文章的空缺或空白处补充进自己的合理想象。这样课文能读到心里去,并培养了学生想象力与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还应给足时间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再出示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篇九
一、教材简说 1.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语第五册(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语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 “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二、方法设计
1、周目标导航
以课标为标准,逐一分解至学年、学期、每周,借周目标实现与课标的对接,学生分领任务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本课由张冉小组认领。
2、授之以渔
面对七八十人的大班,教师想面向全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教,部分孩子仍是一脸的茫然,对小组进行全方位、无间歇的指导,前期规范,中期纠偏,后期升华,孩子会更快掌握“渔“的技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3、前置性学习
掌握方法之后,实现多元学习,整合教育资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读文本基于问题的研究,我们的课堂不会过分追求高度、深度,要的是宽度和厚度,正可谓方法之道在于回归自然。
张冉小组认领本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交流,一次次发现问题,一次次交流研读,对文本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4、合作学习
化大班为小班,分为16个四人小组,学习上有效合作,实施兵教兵、兵验兵等等,学习、纪律、生活等等一一囊括其中,有统一的目标,互帮互助。旨在过程中构建学习型组织,培植健康向上的小组文化,是一种大合作观,张冉小组利用周末聚在一起交流,并得到了家长的配合支持,增加了家长与家长的交流。
5、课堂展示
课堂以展示小组展示为主,交流互动为辅。课堂上虽然没有老师的讲解,但是老师参与整个课堂,对学生对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纠偏、总结、提升,调控课堂。
三、目标预设:
知识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在过程中培养孩子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下读懂课文。
2)、通过自读、朗读、默读等形式,读中思,读中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前置性学习:
教师:
1、资料搜集 祖国地图,小兴安岭四季景色图或课件。
小兴安岭:小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雄居“金鸡之冠,天鹅之首”。她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被誉为“金鸡冠上的绿宝石”。
春涌兴安,沁人心脾的兴安岭杜鹃缀满群山;夏日林莽飘香,浓绿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胜地;秋日层林尽染,山果飘香,红、白、黄、褐、绿相间的“五花山”尽收眼底;冬到兴安最富诗意,四季常青的美人松映衬着皎洁晶莹的冰雪世界,是冰雪旅游的最佳场地。
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野鸡、榛鸡、天鹅、雪兔、原麝等各种珍禽异兽400 余种,是四季狩猎的天然猎场。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尔古纳20多条大小河流,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冷水鱼类,是垂钓的好场所。
猴头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一向被认为是"山珍"。猴头鲜品含有18种氨基酸,是名贵的保健食品,有治疗消化道溃疡和防癌症等效果。猴头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不仅是上等的佳肴和保健食品,也是防癌和抗癌药物的原料。自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聚而成的黑龙江源头开始,两岸青松翠柏,激流险滩,风光秀丽,奇险无比。
沿途能参观中俄雅克之战古战场遗址——古城岛,还可领略对岸俄罗斯的异国风情。在闻名遐迩的中国“北极村”,游人可在“神洲北极”石碑下徜徉留影,领略夏至前后“北极村”的“白夜”景观。还可在我国这个唯一能欣赏北极光的地方,一睹那光耀天地、奇异瑰丽的自然景色。
位于兴安岭最高峰的寒温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呼中自然保护区,山峦竞秀,古木参天,沟深谷幽,神秘莫测,其中珍禽在天,奇兽在山,锦鳞在渊呈现着大森林的原始风韵。
“林海之都”加格达奇以西45公里的“嘎仙洞”不仅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而且是拓拔鲜卑祖最初居住的石室旧墟,洞内石壁上清晰可辩当年北魏皇帝拓拔焘勒石祭祖的碑文。从这里南迁建立北魏王朝的鲜卑人,为民族大融合与祖国统一作出了不朽的业绩。嘎仙洞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致和深壑莫测的人文历史吸引着海内外游人来此探古访幽。能骑善射的鄂伦春族是鲜卑人没有南迁的一支,他们的民族歌舞、民俗风情国内外闻名。在嗄仙洞下,在篝火旁,游人可以和鄂伦春人跳民族舞吃手把肉,住一宿“撮罗子”,尽情领略鄂伦春族纯朴厚重的风情。
小兴安岭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极光、冰雪、森林、大界河的自然景观,便利的交通,畅达的通讯以及齐全的接待设施,热情地欢迎中外宾朋旅游、观光。
2、教材分析
3、问题预设
作者怎样紧紧围绕“美丽”“诱人”进行具体介绍四季的?
抽、浸、献用的好在哪?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小兴安岭的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4、话题梳理
5、作业设计
学生:
加强对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指导,关注细节手把手的教,诸如:字词环节的检测方式预设等等,重在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语文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通过化文化人训练写作技能、达到育人目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习得语文。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具体词语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
8.课后小练笔,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小兴安岭: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针叶树种以红松、沙松为主,落叶阔叶树种有白桦、水曲柳、色木等。植物种类超千种。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药材。
白桦:桦树的一种,树皮白色。
栎树:落叶乔木,通常称作树,叶子可喂样蚕,树皮可做染料。
榛子:落叶灌术,果仁可吃,也可榨泊。
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和叶都是名贵药材,有滋补作用。
紫绍:哺乳动物,身体细长,四股较短,毛皮很珍贵。
抽出:就是长出的意思。
欣赏:观赏美好的事物,感到愉快。
苍翠:草木等深绿的颜色。
宝库:储藏珍贵物品的地方。课文中指的是物产丰富的地方。
葱葱茏茏: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严严实实:很严密很结实。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春天,树木-----------------,长出-------------山上的积雪-----------,雪水----------------,--------------地流着。小鹿在溪边--------------。它们有的-------------,有的--------------自己映在------------的影子。
二、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
1、几百里连成一片,--------------。
2、太阳出来了,千万缕---------------,--------树梢,---------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3、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是一座-----------,也是一座--------------。
教学流程:
一、品词入境,对比激疑
1.揭题导入:(课件出示圣诞节的画面)我们都知道,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隆重的节日。每当圣诞节即将来临,人们都以兴奋的心情期待她。《给予树》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圣诞节前夕。指名读课题,注意:给的读音。
2.品读第一个词串:(课件出示词串,红色显示)
热烈地讨论 诚挚的祝福 甜蜜的笑容 兴高采烈
请学生用声音和表情读出对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圣诞节是快乐的,红色是令人振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上述词串,不仅有助于理解词语本身,还烘托了圣诞节的热闹氛围。]
3.品读第二个词串:(课件出示词串,灰色显示)
担心 沉默不语 生气
4.质疑:第二个词串与圣诞节的气氛是不是不相吻合?
[设计意图:两组词串感情色彩对立,红、灰色对比鲜明,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
有请出展示组为大家讲解:
自我介绍,我展示,我自豪。阅读组学生喊:“加油!”下面进入第一关:
二、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
先请4号领读生字,然后检测阅读组学生的掌握情况,全员听写,由2号指导1号写词语解释(课前板书)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涨”是翘舌音,“葱”是平舌音,“融”“涨”“葱”“挡”是后鼻音,“浸”“剑”“舔”是前鼻音,要注意读准。认清字形:可用加偏旁的方法,如,“张--涨;忽--葱;舌--刮”;可以用换偏旁的办法,如,“乱--刮,楼--缕”;可以用猜谜语的办法。“汇”--“一堵大围墙,墙外水汪汪,水从左边来,冲走右边墙。”
全部合格者获过关奖励分20分。一处失误不得分,阅读组过关加5分。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为人文性服务的,但工具性是基础是前提,字词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元素,没有字词为基础,人文性也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外壳。)
三、我读我入境,流利有感情。
展示组开火车读文,然后由展示组抽取挑战组,挑战读。读错就停下,哪组正确率高即为获胜。读的不行教师范读。
获胜组可得奖励分五十分。
(设计理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没有了读,就没有感悟,读中感读中悟。)
四、入情入境,品味人生。
展示组1号汇报,其他人补充、交流、记录。
一句话要义(《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讲了————,故事想告诉我们:-------------)
依次说说读了每段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作必要的提示
(设计理念:读书就是为了读人读事读生活,读有字书是为读无字书服务的;阅读的过程就是把文本生活还原、再现的过程;文本解读与生活积累有密切的关系,生活积累越丰富,对文本解读越准确。)
五、得知得智,拓展人生。
展示组依次汇报。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 “抽出”,非常贴切。这个词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抽出”更准确,更形象。“嫩绿”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通过实物展示来理解。
“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是讲小鹿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溪里流水的样子,好像在欣赏自己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想象小鹿的可爱神态。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及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一个 “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可以让学生先查字典理解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封” 在课文中的意思。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用“浸”字来形容雾中的森林,使人感到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画,画面有一种朦胧美,非常生动。可以抓住“升”和“浸”两个字,想象小兴安岭早晨的雾景,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小兴安岭雾多、雾浓的景象。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可通过多媒体或录像把秋风吹来、树叶飞落的样子展示给学生,从而理解“飞舞”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想象落叶的样子,再通过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为什么用“飞舞”而不用“飘落”。“飘落”只表示树叶往下落的动态。“飞舞”,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看到树叶飘落,作者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刮”,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用“刮”而不用“吹”说明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可以让学生先查字典理解意思,再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来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
设计理念:把学习过程放大,放慢并加以回放,让孩子在梳理的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
六、化文化人,学以致用。
(1)化人:小兴安岭四季表现出来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学生体会到了吗?联系自己的实际谈做法、谈感受。(2)化文:把这些所思所感写下来,形成文字。(亦或写写自己的家乡)
第二课时
课前各小组把问题上交,由老师筛选相关问题。
七、超越自我,百流归宗。(我挑战 我骄傲 准行!)
阅读组谈收获,通过展示组的展示,自己学到了什么?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展示组与其他组互动。其他组同学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展示组予以解答,不正确不准确不全面的其他组补充。每参与一人加10 分。
1、小兴安岭到底什么地方美丽?
2、为什么说它是个大花园,又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3、你最喜欢这个季节的什么?怎么读?联系文中你体会最深的词或资料说说理由。
4、“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作业:
当一次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仿写《美丽的乐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篇十
广东王建辉
------------------------------------------------------------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地位,体现教为学服务。
课前预习,让学生质疑;课内学习,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让学生自由品读自己最欣赏的词句,畅谈感想;课外延伸,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究。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2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设计要求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疑问上网或到书中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收集和处理资料;课内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课后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单独或与人合作完成一份研究报告。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小兴安岭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语言美。
2通过学习课文,引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情况,粗读课文
1同桌互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2同桌汇报互查情况,对同学们容易读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3默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4交流:
①你知道了什么?(重点引导学生说课文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②你不明白什么?(同学之间相互解答,重点疑难问题可由小组讨论后再作答。)
二、作业
抄生字新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受景色美与文字美
1自读课文,要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想想喜欢的理由。反复朗读,读出感情。
2交流:
①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或段落?为什么喜欢?在朗读中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
②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下列语句:
a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b夏天,树木长的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c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d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e落叶在林间飞舞。
f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二、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1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2摘抄你最喜欢的词语。
三、交流资料,延伸拓展
1指名汇报收集的小兴安岭的资料。
2四人小组交流资料,实现学习资源共享。
3就感兴趣的问题,写一份研究报告。
------------------------------------------------------------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
最新文章:
买文具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语第三册归类识字(一)2教学设计
《学会解释》教学设计
《学会劝阻》教学设计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