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
已解决

2021精准扶贫目标?

来自网友在路上 1080提问 提问时间:2025-04-03 17:59:26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0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一、2021精准扶贫目标?

2021年精准扶贫目标是全部脱贫共同奔小康

二、2021精准扶贫标准?

  2020年脱贫后,还会继续保留驻村工作队。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国最后的部分贫困县、村全部摘帽退出,贫困群众全部达到贫困标准线以上,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走上小康路。国家去年(2020年)下半年已经组织扶贫工作达标普查,全面统计精准扶贫实际情况。

为巩固帮扶成果,防止一些贫困户返贫,将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实行四不摘政策,就是扶贫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不摘。所以,驻村扶贫工作队将继续驻村一个时期。具体何时撤出,要看国家部署和帮扶村的实际情况。

三、2021精准扶贫学生补贴?

(一)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一、二年级学生:

  1.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年;

  2.免(补助)教科书费:标准为400元/生·年;

  3.免(补助)住宿费:标准为500元/生·年。

  (二)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

  1.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年;

  2.免(补助)学费:标准为本科3830元/生·年,专科(含高职)3500元/生·年。

四、2021年精准扶贫政策?

稳定超过当年贫困收入标准,不愁穿,不愁吃,医疗、教育、住房保障,饮水安全、村组公路硬化。

五、2021精准扶贫思想核心?

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核心内容,就是要针对贫困人口差异化的致贫原因分类施策,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基本问题,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六、2021年精准扶贫内容?

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有以下情况的不能识别为贫困户:

(1)当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农牧户;

(2)2014年以来购房或修建新房,或高标准整修现有住房(不含因灾重建、生态扶贫搬迁或国家统征拆迁房屋)的农牧户;

(3)家庭拥有或使用享受型轿车、工程机械及大型农机具的农牧户;

(4)家庭办有或投资企业,长期雇用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在正常经营正常纳税的农牧户;

(5)家庭成员中有正式编制的财政供养人员、村五职干部(有重大致贫原因的村干部除外)家庭;

(6)举家外出一年及以上,收入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家庭;

(7)其他明显不符合扶贫开发对象标准的情形。

脱贫户识别标准主要有:“一出三不出”

“一出”:当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三保障,饮水和生活用电已经解决,不因患重大疾病、长期慢性病等大额医疗费用支出而返贫的贫困户。

“三不出”:

一是农牧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没有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没有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家庭;

二是虽然享受了扶贫政策,但尚未明显见效的家庭;三是当年新识别或返贫的贫困户原则上不能退出。

七、如何精准扶贫?

我觉得题主提问和提问里的描述应该分两方面来回答

先说精准扶贫,我个人理解是贫困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扶贫,还有精神上的。

对于贫穷地区的贫困人群来说,除了经济上的贫困之外,精神上的贫困也是需要相当程度重视,我这里不仅指文化娱乐方面的,还有很多经济规律方面的常识性知识。现在中国整体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前列,北上广深这些超级大都市的发展阶段也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这种领先不仅仅是物质上还有精神上的。特别是整体环境上的,怎么说呢,我觉得就是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就像两个有关联但完全没有相同点生态系统。

精准扶贫想要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除了必要的物质帮助外,必要的非物质帮助,让穷困人群快速低成本的适应现代社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怎么说呢,如果把致富比喻成一个网络游戏,那么贫困人群就应该是一群0级小号,这个时候让他们有个新手村,提供给他们一群0级小怪,让他们积累升级,等升级到一定程度再让他们进低级区,熟悉环境后才进入不分级普通游戏区。

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有点类似不分级游戏区,如果只给物质帮助。我觉得就像给一个0级新手一个20级武器,结局无非那么几种,要么一进游戏就被别的玩家抢走或骗走。要么过渡依赖这件武器,而扶贫政策一般都是有期限和限制的,一旦失去武器(扶贫政策),分分钟打回原形,落差太大让人产生畏惧,于是越扶贫越穷。还有最后一种,就是失去脱贫动力,变得短视。比如有关部门送什么羊羔,树苗。养大了卖掉就能脱贫,可这些需要养殖技术,需要承担销售风险,这对于还没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模式的贫困人群来说,他们未必能懂。但感性认识里他们会做出最符合经济效益的行为,拿到羊吃掉,树苗换酒是最稳妥低风险的,至于贫困,他们已经很贫困了,再苦也不会更糟糕了。。。。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先富带动后富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让人们清楚明白看到可复制的路线之后,到时候不用赶他们自己就会爆发“主观能动性”。当然这其中的动力是来自'脱贫动力还是妒忌心,嗯。。我觉得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长远点。看看新闻报道里那些“乞丐村”“冰毒村”,我觉得应该足以证明榜样的力量有多么的恐怖,虽然这些例子有些。。。。。嗯。。。

怎么说呢,就是让贫困人群及时学会社会里各种“骗钱”的招数很有必要,比如什么集资诈骗,传销之类的。当然更多的比如经营风险常识,贷款利率常识之类的东西他们更需要。

然后再来说说题主提问里的那些事。

我觉得这事儿可以理解为“扶贫”上的精神扶贫,或者叫“熟悉游戏规则?”。如前面我说的,如果把脱贫致富理解成升级打怪的网游。那么有一本正确路径的游戏攻略就变得很重要。

而对于相当多贫困人群来说,他们大多数时候没经历过如何处理有余钱的时候如何更好的规划这种“致富必备常识”。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或做合适投资什么的,他们之前从没遇到过,而且这些都是有风险的,以他们原有的抗风险能力,排斥任何风险的行为会是更主动的选择,比如吃掉用掉,先享受是最安全保险的。

当然这种行为大多数人也多多少少经历过,特别是大学毕业刚刚进入社会工作,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的就变月光族了,只有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学会规划自己的经济。但对于贫困群体来说,他们很多时候没有从错误中积累正确姿势的资格。或者说在这个网络游戏里,贫困人群是免费用户,死一次就得从头开始,我们多多少少是VIP,死了还有钱买个原地复活服务。。。。

至于说贫困人群的尊严问题,我个人思考是人是否有“贫穷的自由”?当然,有一部分说法是人们是没有贫穷的自由的,或者说贫困不属于“自由”?对于这里的弯弯绕,我也没想明白,我读书少。。。。

不过我的想法是,是否可以借鉴“最低生活保障”的概念来理解。

即低于“最低生活”水平的贫困是不属于“自由”也不应该被允许。

至于这个最低生活水平的具体标准,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介于此,我的看法是以现阶段发展水平来说“扶贫”不包括“尊严”,政有关部门还承担不起这种成本。但“致富”应该包括“尊严”,有关部门在寻求'致富的群众们有必要加入给与后富群众一定的尊严保证。

当然,因为经济水平限制,这种寻求“尊严”的方式可选项会比较少。

比如说拿助学贷款的学生,拿助学金买个一千多小米手机,买个百来块运动服提升生活品质我觉得没什么,可如果买五六千的手机或上千的运动服我觉得就不合适了.但这仅仅是以我的日常生活水平为参考,我都很久没买运动服了,我不太确定现在还有百来块运动服没有。。。。。

所以这又涉及到一个社会主流大众的公同“容忍线”问题了。比如知乎这里不就年入低于十万没办法活的看法嘛。。很多时候,不同阶层对“常识”“容忍线”的看法差异很大的。。

八、2021精准扶贫学车政策?

精准扶贫人员学车统一采用5600元套餐,报名即享优惠1800元现金。

九、2021年精准扶贫叫什么?

现在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省市县镇村各级及广大扶贫干部近几年的共同努力、亲勤付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为了防止返贫,中央确定从今年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四个不摘”政策,全力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十、2021精准扶贫大病报销政策?

2021精准扶贫大病报销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报销,

99%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