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知识>正文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优秀23篇)4-15-10

2024-11-08 16:48:19 互联网 知识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

一、游戏引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愿意吗?老师说方向,你们用小手指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方位,做好准备,开始。

指指你的前面在哪里?指指你的后面在哪里?

指指你的左面在哪里?指指你的右面在哪里?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老师观察到同学们指的非常正确,那么你的前面又称为“正面”,左面和右面又称为“侧面”。板书:“正面后面侧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这些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创设情境

1、观察照片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给一位好朋友拍了两张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照片)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老师还给笑笑和淘气拍了一些照片,笑笑和淘气是谁,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照片)

再让学生判断哪张图片是笑笑看到的,哪张图片是淘气看到的,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2、实物观察

用准备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请4个同学上台观察,说出观察到了什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二)合作探究

1、用小组准备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观察,然后交流、汇报,你观察到什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2、换位观察

小组内换位观察,说说现在你观察到的跟刚才观察到的物体一样吗?为什么?

换个小组,老师指着玩具的不同的面让学生判断这几个面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全面观察

让学生自由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集体汇报)

4、打开书p67,看看书上例1的同学是怎样观察的,谁来说一说图中的同学在干什么?(观察恐龙)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小亮观察的是恐龙的正面;

小明观察的是恐龙的侧面;

小红观察的是恐龙的后面。

小天使问:“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同桌讨论后再让学生说说判断过程。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p67做一做(小组汇报)

2、想想做做练习十五第1题。

3、猜猜游戏

课件出示熊猫图、茶壶图、大象图,让学生猜一猜这几个面是谁看到的。

4、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想听吗?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四本语文读本(或别的书)、娃娃、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娃娃的照片; 教师:杨桃、从上面拍摄的四本《语文读本》的照片、从四个不同角度拍摄的学生照片、若干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生活物品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老师走过去看了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探究体验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 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 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 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

(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 投影订正后收起书。

3.巩固练习

(1)根据照片把具体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小动物太可爱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2,3,4号位拍摄的,请小组长按照照片背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着几号位)

(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

1. 娃娃不能移动;

2.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

3. 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 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 说说你的座位怎么变化了? 还原座位,小组长收起照片和娃娃。

三、巩固拓展

(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3

一、复习

⒈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分别将它拼摆成以下形状。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它们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

别看到了什么形状?

⒉指出:刚才的形状分别是由4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摆的方法,观察的位置不同,我们在各个面看到的形状也不太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摆,进一步学会如何观察物体。

二、教学新课

⒈刚才我拉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了这个形状。

⑴想一想,此时从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⑵提问: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

你想怎么摆?

⑶指名汇报,并分别演示,启发学生再想一想还有些什么其他摆法。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

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

⑸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

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

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

⒉教学试一试:

先还原成以上形状。

⑴现在这里的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从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状?

组织讨论:如果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操作。

指名汇报,交流想法并摆一摆。

提问:此时再分别从正面、侧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一样吗?为什么?

⑵还原之后,让学生从侧面看一年,记住你所看到的。

提问思考:如果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再添一个可以摆在哪儿?

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

指名交流汇报并摆一摆

提问:相怀想,如果此时你从其它几个方面去观察,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为什么?

⑶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视图,但也可能不同。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⑴出示图并说明要求

⑵学生独立完成,如学生有困难可让学生先摆一摆

⑶集体订正。

⒉“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

⑴按要求请同学们先照着样子摆一摆。

⑵请学生们依次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

⑶再请同学们同时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让学生们比一比在同一个方位看到的形状是不是一样的。

⑷小结:同样的物品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在同一位置看到的相同的形状,但它们摆法却不一定一样。

⒊“想想做做”第3题。

⑴独立完成

⑵分组汇报。

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四、布置作业。

观察物体 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观察实践,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

1、具体实物的观察

2、(1)观察、体验

师:每小组一只小猪储蓄罐,仔细观察后,说说你看到了这只小猪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

学生1: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前面,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两条腿和一张嘴巴。

学生2: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后面,有两条腿、一条尾巴和两只耳朵。

学生3: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左面,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学生4:我看到的是小猪的右面,也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张嘴、一条尾巴和两条腿。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把你们看到的小猪的样子画下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画从正面、右侧面、左侧面、背面的小猪图片,画完后组内交流欣赏,看看不同角度的小猪的形状。有以下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画得也很好。现在请你们根据这几幅图画商量一下,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讨论片刻后交流。

生1:为什么同一只小猪画出的形状会不一样呢?

生2:因为我们观察得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

师:对,我们观察物体时所处得位置不同,也就是观察得角度不同,那么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进一步体验:每组学生围绕小猪一周,在正面、后面、侧面等各个位置停一下,体验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学生在活动中思维活跃,情感积极。】

(2)观察、想象

①想象:从下面往上看,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画出来看一看。

(学生想了片刻之后,开始动手画形。其中有少数学生的想象是正确的。)

②验证:然后拿起储蓄罐从下往上实际观察一下,验证自己的想象,看谁的想象最接近。

【那几个想象正确的学生非常兴奋,为自己的成功感到由衷的快乐。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法指导:在观察之前,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它会是什么样子呢?然后再实际观察,验证自己的想象。这样做,会让我们的眼睛变得越来越厉害。

③练习:

a.、课本67页: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b.b、每课一练49页第1题:下面6个杯子的形状,分别是哪6个小朋友看到的,知道吗? c.C、观察两幢房子。

【通过练习,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这些练习,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进行“虚拟移位”,即假设自己在物体的哪一方,会看到哪个图形,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2、简单几何形体的观察

师:请同学们把小猪放回盒子,然后观察储蓄罐的盒子,你发现这个盒子是什么立体图形?生:是长方体。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六个面。

师: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怎样看到两个面?学生观察活动,交流汇报:

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可以站在尖角的地方。从8个尖角可以看到三个面。

生:最少能看到一个面,可以正对着一个面。有6个位置可以看到一个面。

生:隔着一条边,就可以看到两个面。有12个位置可以看到两个面。

【这样观察,渗透了长方体的8个顶点、12条 棱的特点。为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进行初步的感知。】

(三)想象:下图是一个从上往下看的物体的形状,根据你的经验,你能想象它是什么物体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举出:井沿、洗衣机、饮水机等等。

【师在学生联想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其他物体,如砚台、各种产品、月饼、装有袋子的VCD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的样子也不同。

教学反思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课教学内容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适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郑敏信教授也说过:情境的设置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本课教学开始,我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当第一张图片出示时,学生有的猜是白球,有的猜是月亮,有的猜是饭勺子,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我接着出示第二张图片,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观察信息,这时,有部分学生猜测可能是灯炮,有一半学生还拿不准。当我出示第三张图片时,全班学生异口同声说这是灯炮。在这个图片展示过程中,学生不仅强烈地感受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整个情境的。创设遵循”短、平、快”的引入原则,精炼,用时少,效果好,导向明确。

二、观察体验,让学生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 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方式,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体验,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不断丰富表象,增强感性认识。因此,教学时,我选择学生喜欢的储蓄罐作为观察对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并在组内交流,思考讨论:为什么同一只小猪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呢?在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不难达成共识。为了深化体验,我又让学生进行换位观察,围绕储蓄罐一周,观察正面、后面、侧面等不同形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观察,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为了提升本课数学内容的思维层次,我适当地拓展了教学内容,让学生继续观察装储蓄罐的长方体盒子,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最少能看到几个面?怎么看?有几种看法?怎么看到两个面?这些问题实际上包含了长方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征,比如,12条棱,8个顶点等知识点,但这些知识都在学生的观察中渗透,在体验中感知,为学习长方体的特征打下了良好的辅垫。

三、借助观察,让学生在想象中发展空间观念

如前所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好素材。为了发展学生的窨观念,本课教学安排两处让学生展开想象,一是让学生从正面、后面、侧面观察储蓄罐之后,我就让学生进行想象:从下面往上看,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画出来看一看,然后拿起储蓄罐实际观察一下,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二是在对简单形体的观察后,我出示一个外方内圆的组合图形,让学生根据已有有生活经验,联想它是什么物体从上往下看到的形状,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主动,不但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下课了,学生还沉浸在浮想联翩之中。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P38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知识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从侧面观察圆柱体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学具、教具老师学生都准备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老师分别拿出不同的立体物体,让学生说出立体物体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教学过程一、观察者相对于物体的位置(同时要规范观察位置的描述)(1)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我们要从不同位置、角度来来观察,比如可以怎么观察

(学生:从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下面、斜着…..莱观察)

这时候学生举出了很多从不同位置、角度。

(2)规范观察位置的描述

为了统一,我们规定了正面、侧面(左侧面、右侧面)、上面这几个观察位置。

二、观察长方体的几个面

(A)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生观察并提问。

1、你观察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你至少能看到几个面,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那么请四人小组讨论当我们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抽小组汇报,师点评,“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相对的面(比如你看到物体的正面的时候,你就看不到物体的反面),运用这个知识可以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

(B)让学生看书P38并完成P38的问题和填空。

三、观察球体

老师拿出一个网球(体积比较大),现在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我把网球这一面定为网球的正面,那么你现在是从什么面来观察这个球体的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学生有从正面、下面、左侧、斜的….等不同方向看,得到的都是一个圆形)

四、观察圆柱体

(A)观察圆柱体的上面

老师拿出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罐

(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和下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圆形)

(B)观察圆柱体的正面、侧面(难点)

学生从正面和侧面来观察,得出的图形可能不是正方形

有学生认为是

这样的图形,上面两条边是弯曲的。

分析:观察圆柱体的上面学生很容易得出是一个圆形,但是由于观察角度以及光线作用于弯曲的圆柱体侧面的原因,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侧面不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因此我配合课件,来进行讲解

正面和侧面上面(和下面)

五、学生看书P39并完成P39相关填空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优秀23篇)

P40第123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单击此处输入课堂小结]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对应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老师以前给你们照过好多可爱又有趣的照片吧?现在老师想请你们也为老师照几张照片,可以吗?”学生为老师照相,当老师站在学生当中时叫停,请坐在老师不同方向的学生说说照出的相片是什么样子的。

师:“为什么他们给老师照出的照片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教师不做评判。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小组观察活动

教师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1)第一次观察活动:观察玩具

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活动情况。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汇报。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到的都一样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回忆自己小组同学汇报的情况,用一句话说一说?”

让各个小组汇报情况。

师“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各个小组同学的观察结果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指名回答。

(2)第二次观察活动:观察带把的水杯

请一个小组的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各个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观察的结果。

2.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然后教师课件出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问题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再次探讨课前相片为什么照出来是不一样的问题。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课件出示练习题。

1.智慧之旅第一站:

帮助小霞和小宇解决问题。

2.智慧之旅第二站:

男孩和女孩看到的是汽车的哪个面?

3.智慧之旅第三站:

教科书19页“练一练”的1、2题。

4.智慧之旅第四站:

教科书19页“练一练”的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做一做,有困难的可以和组内的同伴讨论。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7

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别人同样的立体。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搭一搭(8)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 探索新知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2、学生同桌间游戏。 3、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师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 拓展应用 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 ) ( ) ( )

( ) ( ) ( )

( ) ( ) ( )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① ② ③ ④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图形有( )个,分别是( )。 3、搭一搭,填一填。

a ① ② b ③ ④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 ⑶、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 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 2、 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观察物体》教案 8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二。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三。教学课时:本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题 目看一看(一)

备课人

邹艳华

教 学

目 标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 学

准 备

课件学具

课 时

安 排

1

教 学 过 程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右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板 书 设 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看一看(二)

备课人

卓敬敏

教 学

目 标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并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的形状。

2、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 学

重 难 点1、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2、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 学

准 备课件学具

课 时

安 排1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平常喜欢玩什么?

生:积木、毽子等。

师:今天我们来玩积木,好吗?

师: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右面及上面的形状?同桌互相指着说一说。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朋友智慧老人要过生日,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笑笑、淘气已经去了,我们快点走吧。

(电脑演示:智慧老人的家,笑笑、淘气、机灵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敢和笑笑他们比比,看谁摆得更好吗?

(学生开始摆物体)

师:看,我们摆得也很不错。今天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由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

活动1:看一看,连一连。

师:请认真观察自己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体。

师:你们能指着说出自己搭的长方体的正面、右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吗?

生:长方体的正面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右面是一个小正方形;上面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针对观察到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三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师: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笑笑、淘气、机灵狗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呢?请试着连一连。

(电脑验证结果)

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

师:同学们搭得好,看得细,下面请你用3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物体,看一看所搭物体的正面、右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请在小组内交流,比比看,哪一组动作最迅速,搭的形状最多,观察得最准确。

(全班汇报,用实物投影演示各种搭法。)

(三)巩固新知,创新发展

师:(电脑出示,教材28页练一练第1题)笑笑也搭了2个物体。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试着连一连。(集体汇报)

师:(出示28页练一练第2题)这是淘气搭的,你能回答淘气的问题吗?

师:看看所搭物体,从上面、正面、右面看,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告诉你的同桌。

师:(出示29页练一练第3题)智慧老人也搭了很多形状的物体。(语音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到来,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辨认一下吧!)

师:同学们好眼力!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看智慧老人还有什么要求。(语音出示: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正方体搭一搭、想一想,还有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

生: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可以这样搭:(图略)

生: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可以这样搭:(图略)(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五)思维拓展

用自己的画笔把这个物体的正面、右面、上面三个面分别画下来,送给今天的老寿星――智慧老人,感谢他帮我们学会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板 书 设 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 目节日广场

备课人

丁香香教 学目 标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 学

准 备

课件学具

课 时

安 排1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生1:我和家人到倘甸玩,发现钓鱼、游泳的特别多,非常热闹。

生2:我们全家出去旅游,一路上我都感到节日的气氛,我想说:祖国妈妈,您的生日真美丽!

师: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板书课题:节日广场)

(评析由学生感兴趣的事说起,引入“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的话题。学生争相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表现欲望非常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学习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节日广场上空飘着气球,各种鲜花张开笑脸。

生2:我看到人民在载歌载舞,许多游玩的小朋友在拍照。

生3:我还看到有些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礼。

师: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生1:空中有4把气球,每把有8个,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4个8。4×8=32或8×4=32。一共有32个气球。

师:(指正)应该说“4束气球”,不要说“4把气球”。

(评析 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用错的数量词,规范数学语言。)

生2:有多少盆花?也就是求4个8,用4×8或8×4来算。

生3:不对。只能说围在外面的花有几盆。因为方框内的花与外面的花不一样多。要用乘法算,就只能说围方框的花有几盆,就是4个8,可以用乘法。还可以再问方框内花有几盆,就是求3个4,用4×3=12。不能用乘法求全部的花。

师:大家讨论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大家讨论后,进一步明确加数相同的加法才能写成乘法。

(评析 学生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验证,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思维会更有深度,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加强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感受到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的效率,并在合作探索中不断发展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4:跳舞的有多少人?横看是3个6,列式6×3=18人,竖看是6个3,列式相同。

生5:我求跳舞的人是用2×9=18,我是把跳舞的人从中间分开,每边都有蓝、黄、红三种颜色的人。

生6:照相的有几人?求3个4用乘法。

生7:空中飞的小鸟有几只?求3个5,列式3×5=15。

生8:纪念碑前有多少少先队员?2个8,8×2=16。

生9:纪念碑前的鲜花有多少朵?5个6,6×5=30。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乘法问题,那请你们在课本上找到每个算式相对应的图画,把算式写在旁边。

(评析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观察仔细,主动积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节日场景,使学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师: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

生:叔叔您的血不会白流,我们会好好学习,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

(评析 教师及时利用教材提供的场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对他们进行学习兴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养,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

师: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生:第一幅图是从正面,第二幅是从侧面,第三幅是从上面看到的。

(三)实践与应用

师: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

生1:每辆出租车有4个轮子,6辆出租车有几个轮子?4×6=24(个)或6×4=24(个)。

生2:我的舅舅10月2日结婚,请了25桌,每桌10人,有多少来宾?可以列为10×25或25×10,结果我不会算。

师:好,今天我们就上到这儿,大家回去寻找身边的乘法问题,把它记在成长袋里,如果遇到不会计算的乘法,可暂时存进问题银行,也可以请教父母或与老师讨论。

《观察物体》教案 9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7页,7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观察各种物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小象的玩具模型,图涂有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盒子,杯子,三张抽象的杯子图片

学生自备一个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在暑假的时候有没有去旅游呢,说一说你去过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时候,我们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气,奇奇也去旅行了。他们来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动物呢,是大象。这一天他们也看到了一头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说:“我看到一扇门上挂着一条尾巴。”

淘气说:“我发现一堵墙上有一只耳朵。”

奇奇高兴的说:“我看到了一头可爱的大象两只呼扇唿扇的耳朵,还有长长的鼻子。”

为什么同样一头大象,三个小朋友看到的确是完全不同的画面呢?

生答: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他们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必须全面观察这个物体,学会观察物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物体吧。(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长方形盒子)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盒子,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答:长方体

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长方体,它的每个面的颜色是一样的吗?(转动长方体)它有哪几种颜色呢?

(板书:黄、红、白、绿、蓝、黑)

老师手拿盒子,分别提问距离相差很远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几种颜色?

(板书几个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种类多少将其归类)

(老师手指黑板上的答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种颜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却是两种甚至只有一种呢?

生答:观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细想想:我们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几种颜色呢?

生答;3种

那只看到一种颜色或者两种颜色的小朋友要怎样才能看到三种颜色呢?

生答:转动长方体,或改变观察角度

3、现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来亲身体验观察的乐趣吧。

要求:四人一组,分别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玩具,告诉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吗?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物体)

刚才我们已经观察了自己的玩具,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对集体发问,在观察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转动自己的玩具观察呢?通过转动玩具,你又发现了什么?

老师总结,板书: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结果不同(齐读)

小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它是什么                                                                                          自由讨论30秒,对于这四幅图,你的谜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四幅图是同一个物体。有的同学可能就疑惑了,同一个物体怎么会有四幅不一样的图呢?(观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向想,这个谜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吗?(出示杯子)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个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图呢?第二幅第三幅还有第四幅呢 ?

三、练习巩固(课本67页)

1、军事博物馆举行恐龙展,小亮、小明、小红都来看恐龙 。那你知道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老师巡视,然后集体纠正)

2、现在不把书垒起来,你会做第2题吗?试一试吧。

四、总结

通过观察长方体,自己的玩具,还有猜谜游戏 ,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题以及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正确辨认从前面、左侧面、右侧面、后面等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换位观察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同时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给学生分组、多媒体课件(附图片)、玩具猴一个、玩具企鹅一个、紫砂壶每组一把、学生各自带来的茶杯、洒水壶和玩具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看图竞猜,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动物照片,你们要仔细观察,猜一猜拍照的人是站在动物的哪一面拍摄的?前面?后面?左侧面?还是右侧面?一起大声说出来!

2、教师放映课件中的照片,学生齐说(说左右侧面时可能会说错)。

3、引出课题:小朋友,刚才啊有些照片你们说对了拍照人的位置,有些呢没说对。想要全部说对呢,就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板书课题)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一下观察的方法呢?有兴趣吗?等到认真学完了新课,你就可以又对又快地说出拍照人的位置了。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经验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又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而可爱的动物照片能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探究的欲望,当然更有强烈的求证欲望。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为接下来的教学组织起了引出课题和激发学习欲望的作用]

二、细心观察,分组探究。

过渡:有些小朋友也许对动物不太熟悉,所以说不准,那么老师先带大家观察一下我们周围比较熟悉的环境吧!

1、教室环境,分辨前后。

(1)师:小朋友,我们的教室真漂亮,老师很喜欢。(放教室的两幅照片)

提问:这两张照片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呀?(同桌交流后指名说说)哪一张照片是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指名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另一张照片是老师站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后面)你又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2)小结:我们发现,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这两张照片,一张是站在前面拍的(板书:前),另一张是站在后面拍的(板书:后)。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从自己教室拍的两张不同的照片,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2、校园门口,分辨里外。

(1)师:小朋友,你们每天从校门口进进出出,仔细观察过那里吗?老师也拍了两张照片(放两张照片),这两张,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说说)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板书:里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小结:看来大家都是细心观察的高手啊,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做个细心观察的有心人!

3、观察玩具,分辨左右。

(1)介绍企鹅

师:从小到大,老师相信你们家里一定有很多玩具吧?肯定比老师多!你有没有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过这些陪伴你长大的好朋友呢?(出示玩具货架图片)今天老师从陆文娟小朋友家请来了一位玩具朋友——企鹅妹妹。(出示玩具)瞧!谁想上来轻轻地摸一摸,看一看,然后告诉大家企鹅妹妹长什么样啊?

指名代表上台完成刚才的要求,教师给予肯定,适当引导。

提问:为什么老师称她为“企鹅妹妹”呢?(扎了蝴蝶结)

追问:你能介绍一下她可爱的样子吗?

师:现在她觉得累了,让她坐下来,好吗?你们欢迎吗?(挑选中间一组,让企鹅“坐”在桌子中央,注意朝向)

(2)观察企鹅

师:先请坐在企鹅妹妹这四个方位的小朋友帮她拍几张照片(教师做出拍照的样子喊“1、2、3,喀嚓”指导方法,学生模仿教师进行拍照),闭上眼睛想一想拍到的样子再睁开眼睛看一看,并且记在脑子里。老师也拍好了(出示四张照片)。

[设计意图:以模拟拍照这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照片的样子并把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提问:你们有没有拍到这些照片呢?谁拍到了1号照片?你坐在她的哪一面?(板书:前)

追问:2号照片呢?3号呢?4号呢?(依次板书:后、左、右)

提问:你们发现哪几张照片比较好认啊?3号和4号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一样?(对面的学生进行交流)

追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分辨出哪张是左侧面拍的,哪张是右侧面拍的呢?(学生思考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并肯定观察方法)

小结:你们说的都是好办法!如果是站在她的左侧拍照,拍到的是左边的脸,嘴巴朝着左边;而站在右边拍照的话,拍到的是右脸,嘴巴朝着右边。现在请你们换一下位置,再观察一下,坐在新的位置上拍的照片还和刚才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位置换了,观察的角度也变了,所以照片不一样。)

(3)分组观察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物品,玩具、茶杯、洒水壶等等,放在桌子中间,互相说一说,你从自己坐的位置看到了什么?坐在对面的小朋友互相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巡视,指导各组的观察情况。

选取其中一组进行全班性的观察交流。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以后,通过观察对象的变化,让学生再次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视图。]

三、观察比赛,火眼金睛。

1、观察小猴。

(1)出示观察小猴的画面,提问:你看到四位小朋友在给谁拍照?(小

猴)他们分别站在小猴的哪一面为它拍照?(同桌交流后指名说说,用玩具猴子辅助,重点引导说出小玉站在小猴的左面、小云站在小猴的右面)

(2)师:不过,他们拍的四张照片不小心打乱了,你能帮小红、小芳、小云和小玉找一找吗?怎么连线?(学生P94书上连线)教师巡视。

(3)小组交流:你们是怎样找到四位小朋友的照片的?和小伙伴说说判断的理由。怎么连线呢?

(4)集体校对,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以上问题的想法。

(5)小结:正是因为观察的位置不一样,所以观察到的样子和拍到的照片就不一样。

[设计意图:有了上面给企鹅“拍照”的经历,学生不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让他们利用在上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想象并作出判断。]

2、观察汽车

(1)(出示图片)师:小兰、小亮和小刚正在观察这辆汽车呢,他们站的位置一样吗?(不一样)那他们看到的会一样吗?(不一样)请大家先想一想再打开书本P95连一连。

(2)教师巡视,指导练习。

(3)提问:你能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三位小朋友分别看到哪幅图吗?你的判断方法是什么呢?

(4)总结:在我们观察的时候,要看清楚物品的一些特点,才能判断正确。

3、观察茶壶

(1)师:接着瞧,这组小朋友又在看什么呢?(紫砂壶)老师这里也有一把,这是壶嘴,这是壶把!这幅图上,四位小朋友分别能看到右边的哪幅图呢?先和你的小伙伴们说一说吧!

(2)师巡视指点,再指名回答,作出选择。

(3)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小结:从不同的位置看茶壶,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4、小结。

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和孙悟空一样明亮的火眼金睛,都有一颗细心观察的心,学得非常棒!那么,现在再来欣赏那几张动物照片,你能说出拍照人的位置了吗?(放照片,齐说位置)

四、反思总结,联系生活。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全班交流并总结)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了三次观察物体的活动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活动过程、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找身边别的东西观察一下,换个角度看,你发现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拥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你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 后

里 外

左 右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学会从一个较复杂的立体图形画出三视图,从三视图推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建构学生的空间思想和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

用动态的思想让学生理解三视图。

教学过程:

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一个到三个正方体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剖析。强调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观察要点:平面投影思想。引导学生会看会画简单的三视图,画三视图的一些原则。

二、从四个正方体入手,让学生先按要求摆放,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下,建构四个正方体的立体图形。从三个方向对立体图形进行认识。

三、用动的形式,对四个正方体从一个方向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添加思考。

四、给定立体图形画三视图、给定三视图,尝试绘出立体图形。

先摆一摆右边的物体,再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一看,各是什么形状?下面的形状各是从哪面看到的?

五、训练。

教学反思: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察物体,学生也一样,要想让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之间要和谐统一。多角度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历有效的知识探索,在教师的主导下建构系统的知识。探究后的思考总结和探究的过程同样重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做到动静结合。再一个要做到的是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这个过程的统一,在实践中完善理论和拓展实践领域。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2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化,数学课程标准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强调要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树立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放手给他们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发现,在自我发展中创新。

一、说教材,说学情

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观察物体”一课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不等于美术课,它是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上要求的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此课例是要通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让学生初步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无固定形状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同样,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一学段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要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之中,学生的视野才会不断开阔,对图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所以,此课的设计总是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去做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

(一)组织反映空间观念的数学材料

本课设计了五组材料。

1、依次出现冰箱的三视图,运用反例,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什么物体。

2、让学生将从家中带来的玩具、用品等实物摆放在桌上,仔细观察,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3、利用课件提供的具体生活情境──三个小朋友从不同角度给熊猫照相及小老鼠看水壶等小朋友喜欢的画面。

4、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相关的练习。

5、动手操作摆积木的游戏。

(二)设计体现空间观念的呈现方式

先从看图片到猜物体,学生猜得五花八门,展现了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对三维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空间想象能力,一种更高水平更复杂的空间概括能力。因此,课一开始设计的“猜一猜”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再从看实物到画出它的一个面,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比较,发现坐在不同的方向、角度去观察,所看到的画面不同。然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进一步体验感知,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达到感知的升华。最后通过搭积木的练习,利用课件出示的三视图,让学生想一想,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物体的表象摆出来,由面到体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样的呈现方式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认知规律,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的教学策略

1、学生已有经验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又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对物体的认识学生并不是一点没有的,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在课一开始就遵循这个原理,猜冰箱、画实物、动画演示等,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界限就可渐渐地靠近。

2、发展空间观念的途径应多样化。过去,比较强调用算式加语言来表达数学思想,其实,表达数学思想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符号来表达,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发展空间观念也是如此。本课就是通过学生生活经验的再现、回忆(照相、穿球鞋)、对实物的观察(玩具、日常生活用品、人)、动手操作(画画、搭正方体)、猜测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3、空间概念的培养需要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气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小房子,并且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再和同组的四个小朋友交流所画、所想、所思,这样以学生为本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加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探索性,更加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自己的潜能,培养了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课件:冰箱的上面、侧面、正面图)

猜一猜:这是从上面给一个物体拍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物体?

师:你们猜对了吗?我们再来看一张从侧面给它拍的照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去正面看一看。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个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2、思考:要观察物体可以从哪些方向去观察呢?

3、学生活动。师:用你们说的方法去观察桌上每个组带的东西,先选择你想观察的方向坐下来,再把你看到的画一画。

4、小组交流。师:画好后,把你的作品放在桌上,围着这个物体依次到同组小朋友的位置上,去看一看他画的画,想一想,你们画得一样吗?

5、思考汇报。师:奇怪哦,你们组明明画的是同一个物体,为什么不一样呢?有想法了,和组内同伴互相说一说再上台来汇报。

6、小结:你们每组4人坐在不同的位置,看的是同一个物体,但看到的画面却不同。

观察物体 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实物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观察。

重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实物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长方体纸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动物吗?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生:小猫,小狗…

师:淘气,笑笑也喜欢动物,今年暑假他俩带着机灵狗去动物园玩了,在动物园见过这样一头大象。(课件出示)淘气说:“大象长着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蒲扇”。笑笑说:“大象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条摆来摆去的长鞭”。机灵狗说:“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墙壁”。(课件演示他们看到的图像)

师提问:他们看到的是同一头大象,为什么他们的说法却不一样呢?

预设学生可能说到:

生1:因为观察时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到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生2:因为他们站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就不同。

生3: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师:你们真是会观察的孩子,同一头大象,由于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出现了看到的样子不一样的这种情况。

提出疑问: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都不一样吗?今天就用你们的火眼晶晶来“观察物体”板书。验证一下你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师:首先来观察桌子上的长方体,请看观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不能乱动长方体。

(3)观察完后和你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看到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

(4)说完后心里记住你刚才看到的形状。

小组同学观察长方体,师行间巡视。

师:现在咱们换个位置来观察,每个人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位置,还是按上面的要求继续观察。

师引导以以小组做示范怎样移动位置,然后其他小组在移动。

生观察

师提问:哪个同学来说说你两次观察到的。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生1、两次都是长方形。

生2、一次看到是长方形,一次看到是正方形。

师:大家观察到形状出现了这样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两次观察的结果一样,一种是不一样。也可以说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

师:现在咱们再换个位置来观察,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生汇报:也是出现了两种情况。

继续体验:

师:大家观察长方体,观察到的结果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现在咱们来观察讲桌。是不是还是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呢?找同学上台观察,并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师:在不同位置上观察物体,结果会出现什么情况?小组讨论讨论

小组汇报:可能这样说:

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师: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用数学语言可以说成是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课件出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师:现在来判断,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个结论正确吗?

生:不正确,应该说成是可能是不同的。

过渡:刚才大家通过亲自观察、讨论,得出了这样有价值的结论,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2、体验在同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师:现在大家来猜一猜,在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物体的几个面?

生猜:可能出现1个,2个、3个、4个…

接下来继续用你们的火眼晶晶观察眼前的长方体,验证一下谁的猜测是正确的?请看这次观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把你看到不同颜色的面记在心里。

找同学汇报:

生:1个。

生:2个。

如果学生看不到三个面,

让学生站在桌子的四个角处观察。然后让学生坐会原位。

通过大家亲眼观察,证实了猜几个面是正确的。

生:猜3个面得正确。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又能得出怎样一个结论呢?

生:在同一个位置观察,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过渡:老师把你们最多能看到的三个面画在了大屏幕上,大家试着给这三个面取个名字。

3、认一认,正面、侧面、和上面

生尝试取名。可能取为:前面、左面、右面、上面。

师:前面也可以教正面,左面和右面用数学语言归纳为侧面。

4、指一指,正面、侧面、和上面。

师谁来上台指一指手指一指讲桌的正面、侧面、上面。

让学生换不同的位置指一指。

师提问:为什么同样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侧面一会在这一会在那?

生:因为观察时站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正面,侧面,上面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是根据观察人的位置而定,观察者的前面是正面,左右两边是侧面。

(三)应用新知

师:这节课大家学得这么好,小淘气也非常感兴趣,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想出题考考你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这个考验呢?

生:愿意。

课件出示: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

生:在同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物体的3个面。

生:我认识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课件、不同位置拍摄的警车照片、相机一台。学生4人一组围桌而坐。

学具:教材、玩具警车每组一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隆重地向你们推荐一位老朋友,你能猜出他是谁吗?(出示老师的背面照)。请几个同学猜一猜。究竟和小朋友想的是不是一样呢?好,接下来咱们就来揭开谜底,一起数,1、2、3。(李老师),老师向大家挥挥手,说同学们。

师:你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

生1:正面看得清。

生2:看后面不好辨认。

师:同是一个老师,怎么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呢?

生:我站在他后面,就看到他后面的样子,站在他侧面就看到他侧面的样子,站在他前面,就看到他前面的样子。

师:答得真棒!掌声鼓励。

师: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老师的样子也就不同。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在课的一开始,我就运用多媒体逐一出示了老师的背面、侧面以及正面的照片。利用小朋友的好奇新和好胜新,让他们猜一猜,这个班上的同学是谁?在游戏似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尽管是同一个人,但因为方位的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二、小组活动,观察学具

(一)本位观察

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请来你们最喜欢的警车玩具,你们喜欢吗?现在请每一组的小组长来拿警车。让警车的车头对着黑板放好。

师:现在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坐得最好。

2、好,现在请你轻轻地告诉警车里的警察叔叔,你坐在警车的哪个位置?然后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

请坐在警车前、后、左、右的同学依次举手、挥手与老师问好。

你们喜欢照相吗?(喜欢)那我们每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给警车照一张相片吧。请你们用手当相机把它拍下来。

老师刚才把你们拍的照片放到了大屏幕。现在请你们认真思考一下,你坐在警车的哪一边?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的警车的什么部位,与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左、右边的同学要注意一下,车头在你的哪一边。

(生通过观察,在小组内自由述说自己看到的小汽车部位)

3、全班交流

生:我在警车的前面,我看到的是小汽车的车头,与图1是一样的

师:谁看到的和他一样?向车里的警察叔波挥挥手,说:“警察叔叔好”。

这些同学都坐在警车的哪一面?(前面)所以他们看到的是警车的正面。(板书:正面)一起读。

生:我看到的是车尾。生:我看到的是车的左侧面。生:我看到的是右侧面。……每次都让相同部位的同学挥手问好。(提醒左、右侧面的同学车头向你的位置的哪个方向?(依次板书侧面、背面,全班读一遍。)

思考:同一辆车为什么4个人看到的却不一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本位观察,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警车玩具。通过第一次观察尝试,想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流利地表达,并向学生介绍正面、侧面和背面的知识。

(二)换位观察

1、师: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别观察到了警车的正面、侧面和背面,下面我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不好?听老师口令,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小组的下一个位子上去。老师可以一个小组为例进行示范。

师:看到第一张照片举起1个手指表示,每二张举2个手指表示……

师:你们刚才看到的警车的样子都是一样的吗?

反馈。(不一样)

2、师:咦,你们每个小组观察的是不是原来的那辆警车呀?警车没变,为什么你们看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因为我们换过位置了;因为我们观察的位置不同了;警车的前后不一样,左右一样;(左右一样,我们是怎么发现的,(换位了)……

小结:是啊,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的警车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师:出示句子: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换位观察,要求学生按顺时针变换座位,再次对玩具进行观察。这次观察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看到玩具的哪个面,同时要思考,现在看到玩具的样子和刚才看到的是否一样?为什么?因为有了转换位置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为改变了方向的缘故。这个环节是第一个环节的递进,让学生感知正确的、有序的观察方法。

(三)做游戏

师:刚才大家都江学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

(媒体出示正面照、两张侧面照、背面照)老师这里有一些从不同位置拍摄的警车照片,我任意选一张,你认为我是站在警车的哪边拍的,就快快站到警车的哪边,我们来比比看谁的反应快,好不好!放完一张,就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然后再喊一、二、三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根据图片判断是在哪一个位置拍,加深对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理解。在这一系列的观察动中,我让学生体验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片面到全面的观察方法。

三、应用拓展,激励创新

1、观察恐龙。

师:刚才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瞧,这三位小朋友在观察什么呢?想一想,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拿出练习纸,把名字写在每幅图的下面。(交流)

师:第一幅图是谁看到的?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第一幅图是小明看到的。因为小明在恐龙的旁边,看到的是它的侧面。

第二幅图是小亮看到的。因为小亮在恐龙的前面,看到了恐龙的头,是它的正面。

第三幅图是小红看到的。因为小红在恐龙的后面,看到了恐龙的屁股和尾巴,

是它的背面。

2、连线练习。(书本p67页的做一做。)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书本、铅笔盒等等,你有没有观察过呀?瞧!这几个小朋友把数学书叠在一起,组成了什么图形?(长方体)那么他们分别看到了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呢?请在练习纸上连一连!(反馈)

3、观察茶壶。

师:有4个小朋友也在观察茶壶。(屏幕出现4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茶壶,并在旁边画有4幅不同形状的图形)他们看到的是哪幅图,请同学们边小组讨论边连线。

生:戴头花的小女孩看到的是第一幅图。

生:短头发的女孩看到的是第三幅图。

生:穿绿衣服的男孩看到的是第四幅图。

出示从上面和下面观察的茶壶图

师:这是谁观察的?

师:可以怎样观察?

生:从上面和下面观察。

请个学生来观察。

4、拍摄照片活动

教师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方向对学生进行拍照片。

【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安排了四个层次。首先完成课本内容的连线,这是多方位的一种对应练习。其次设计了观察一个长方体的活动,把小组中同学的书本合放在一起,判断形状。第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位置与所见物体形状的关系,出示了同一茶壶不同方位的4幅图片,让学生猜测观察者是在杯子的哪个方向观察的,由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了给学生拍照片的游戏。通过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告诉学生,观察物体,须全面才能见其真面目。

四、知识介绍,全课小结

1、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玩得开心吗?那么,你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

(我知道观察物体要全面;我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观察的位置或者转动物体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我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所观察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照相机、电脑、实物投影仪、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引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愿意吗?老师说方向,你们用小手指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方位,做好准备,开始。

指指你的前面在哪里? 指指你的后面在哪里?

指指你的左面在哪里? 指指你的右面在哪里?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老师观察到同学们指的非常正确,那么你的前面又称为“正面”,左面和右面又称为“侧面”。板书:“正面 后面 侧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这些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 创设情境

1、观察照片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给一位好朋友拍了两张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照片)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老师还给笑笑和淘气拍了一些照片,笑笑和淘气是谁,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照片)

再让学生判断哪张图片是笑笑看到的,哪张图片是淘气看到的,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2、实物观察

用准备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请4个同学上台观察,说出观察到了什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二)合作探究

1、用小组准备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观察,然后交流、汇报,你观察到什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2、换位观察

小组内换位观察,说说现在你观察到的跟刚才观察到的物体一样吗?为什么?

换个小组,老师指着玩具的不同的面让学生判断这几个面分别是谁看到的。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全面观察

让学生自由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集体汇报)

4、打开书p67,看看书上例1的同学是怎样观察的,谁来说一说图中的同学在干什么?(观察恐龙)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小亮观察的是恐龙的正面;

小明观察的是恐龙的侧面;

小红观察的是恐龙的后面。

小天使问:“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同桌讨论后再让学生说说判断过程。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p67做一做(小组汇报)

2、想想做做练习十五第1题。

3、猜猜游戏

课件出示熊猫图、茶壶图、大象图,让学生猜一猜这几个面是谁看到的。

4、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想听吗?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板书

观察物体

正面 后面 侧面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 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初步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呀?谁来说一说?老师今天也带大家去动物园看一看,多么漂亮的'孔雀呀!快来给它照个像!

教师出示课件“观察物体”。

师:你知道上面的四幅相片都是谁照的吗?

学生分组活动,派代表说出答案,教师操作动画,对答案予以鼓励。

师:你们说得很对!看!美丽的孔雀都开屏了!

师:生活中,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可能由于位置的不同,也就是对物体的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观察物体。

2.

师:这三位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看到的车的样子都是怎样的呢?

师(拿出一个汽车玩具,走到教室中间):请同学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老师手上的小汽车,然后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

(生通过观察,在小组内自由述说自己看到的小汽车部位)

师:还有谁看到小汽车得车头?请举一下手!

生:我看到的是车尾。

生:我看到的是车的左侧面。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屏幕显示三个小朋友在不同位置观察小汽车看到的三幅不同形状的图形),这三个小朋友也在观察小汽车,他们看到的是小汽车的什么部位,是第几幅图呢?

生:(充分讨论交流后)连线。

师:如果我们想到高处去看看小汽车,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呢?你能试着画一画么?

教师指导学生用玩具汽车做模型!分别观察汽车的前、后、左、右、上、下等不同位置

师: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练习巩固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大家都知道了怎样去观察物体。

1.下面这些图都是谁看到的呀?

问:考虑一下,如果只给你一个角度的图片,你能认出它吗?

2.老师这里有几本书,根据你看到的画面,你能知道老师拿得是什么书吗?

师:观察物体要全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不然就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

三、教师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前面

后面

侧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7

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6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 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

教学准备: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盒或者饼干筒。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1、 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

2、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第63页)

1、 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

2、 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

3、 标出观察顺序。

4、 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

(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第64页)

1、 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

2、 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

3、 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4、 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尝试练习

1、独立解决书上“说一说”。

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18

随着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化,数学课程标准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强调要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树立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放手给他们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发现,在自我发展中创新。

一、说教材,说学情

从数学知识、方法的角度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空间与图形”中新增加的一个内容。以前的几何教学,教材上主要是对形体的具体认识的设计,对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一定的落实措施,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较大,而现在根据“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标准编排的“观察物体”,就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观察物体”一课与美术有很密切的联系,但不等于美术课,它是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与纯粹的美术上要求的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世界是不一样的。此课例是要通过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让学生初步体验二维与三维空间相互转换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丰富的数学学习经历,使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在我们的环境中,除了看不见的空气,无固定形状的水之外,绝大部分东西都有形状,只是有的形状简单,有的形状复杂,因此,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置身于三维世界之中。他们具有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渐渐将这种感性经验发展为抽象的概念,渐渐获得了简单的几何形体的概念,这是一个体验、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同样,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对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而言,这一学段的教学要注重丰富学生对形状的感受和认知,要联系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这样点点滴滴的累积之中,学生的视野才会不断开阔,对图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所以,此课的设计总是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去做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

(一)组织反映空间观念的数学材料

本课设计了五组材料。

1.依次出现冰箱的三视图,运用反例,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什么物体。

2.让学生将从家中带来的玩具、用品等实物摆放在桌上,仔细观察,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3.利用课件提供的具体生活情境──三个小朋友从不同角度给熊猫照相及小老鼠看水壶等小朋友喜欢的画面。

4.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相关的练习。

5.动手操作摆积木的游戏。

(二)设计体现空间观念的呈现方式

先从看图片到猜物体,学生猜得五花八门,展现了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对三维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空间想象能力,一种更高水平更复杂的空间概括能力。因此,课一开始设计的“猜一猜”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再从看实物到画出它的一个面,通过仔细观察,分析比较,发现坐在不同的方向、角度去观察,所看到的画面不同。然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进一步体验感知,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达到感知的升华。最后通过搭积木的练习,利用课件出示的三视图,让学生想一想,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物体的表象摆出来,由面到体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这样的呈现方式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认知规律,采用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的教学策略

1.学生已有经验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又来自于丰富的现实原型。对物体的认识学生并不是一点没有的,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在课一开始就遵循这个原理,猜冰箱、画实物、动画演示等,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界限就可渐渐地靠近。

2.发展空间观念的途径应多样化。过去,比较强调用算式加语言来表达数学思想,其实,表达数学思想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符号来表达,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发展空间观念也是如此。本课就是通过学生生活经验的再现、回忆(照相、穿球鞋)、对实物的观察(玩具、日常生活用品、人)、动手操作(画画、搭正方体)、猜测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3.空间概念的培养需要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气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小房子,并且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再和同组的四个小朋友交流所画、所想、所思,这样以学生为本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加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探索性,更加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自己的潜能,培养了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课件:冰箱的上面、侧面、正面图)

猜一猜:这是从上面给一个物体拍的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物体?

师:你们猜对了吗?我们再来看一张从侧面给它拍的照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去正面看一看。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个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2.思考:要观察物体可以从哪些方向去观察呢?

3.学生活动。师:用你们说的方法去观察桌上每个组带的东西,先选择你想观察的方向坐下来,再把你看到的画一画。

4.小组交流。师:画好后,把你的作品放在桌上,围着这个物体依次到同组小朋友的位置上,去看一看他画的画,想一想,你们画得一样吗?

5.思考汇报。师:奇怪哦,你们组明明画的是同一个物体,为什么不一样呢?有想法了,和组内同伴互相说一说再上台来汇报。

6.小结:你们每组4人坐在不同的位置,看的是同一个物体,但看到的画面却不同。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19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4、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从不同位置正确观察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玩具汽车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你们喜欢读故事书吗?那你们一定知道很多侦探的故事啰!老师请你们今天也做一回侦探好吗?

2、出示挂图,请学生找出你认为不合适的地方。(学生汇报后)

3、导入课题,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侦探,必须要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怎样进行观察呢?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观察实物,掌握新知。

1、让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桌上的'`小汽车。

2、引导学生说说(小组内)你看到的小汽车的部位。

3、操作:请同学们把你看到的部位画出来。

4、展示一组学生画出的图形,指名学生判断分别是谁画的。

5、置疑:他们画得都是汽车,可为什么画得各不相同呢?除了我们刚刚从前、后、左、右去观察汽车外,你还想从什么位置去观察呢?(汇报、点评)

6、拓展延伸:请小组长把水杯拿出来放在车头的前边,小组内互说水杯和汽车的位置关系,请一组学生汇报。

7、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投影显示67页例1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

2、课件演示:“侦探训练营”闯关活动。

四、全课:

这结课你有什么收获?哪个学习小组表现的最好?

五、课后建议:

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家里的物品,说给爸爸妈妈听,你看到的是哪一部份?老师相信你一定说得非常好!

小学数学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20

设计说明

复习的效果虽然受复习次数的制约,但它不完全取决于复习的次数。复习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复习的正确组织。本节课复习的是观察物体的知识,意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精心为学生创设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的情境,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物体和立体图形作为观察对象,激发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引导学生结合经验,通过想象、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简单物体

学生准备

玩具飞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教材习题,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

(1)课件出示教材102页7题。

连一连。

(2)看图想象:4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分别是哪个图形?

(3)讨论、交流。

(可用玩具飞机等代替小猪储蓄罐进行实际观察,先给人物起名,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描述。如图:

小文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前面,他看到的是小猪储蓄罐的正面;小光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右边,他看到的小猪储蓄罐头朝右,尾巴朝左;小红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后面,她看到的是小猪储蓄罐的后面;小明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左边,他看到的小猪储蓄罐头朝左,尾巴朝右)

(4)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2.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立体图形的形状。

(1)课件出示:

(2)讨论、交流。

(3)实际操作。

(4)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及操作,使学生对学过的立体图形有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建立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的联系,初步渗透了三视图的知识。

3.复习用推理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1)利用手中的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形状。

(注意:从不同位置观察球,所看到的形状都一样;从侧面观察圆柱,所看到的形状都一样)

(2)提出问题。

我们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圆),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3)讨论、猜测。

(4)观察、验证。

(观察立体图形,得出结论: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或圆柱;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圆柱或球)

《观察物体》教案 2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 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评析:通过观察从自己教室拍的两张不同的照片,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二、 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 、给小熊拍照。

(1) 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 实地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评析:以模拟拍照这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照片的样子并把这些照片印在自己的脑子里,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3) 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评析:让学生根据照片判断拍摄位置,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而且也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观察、辨认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注意让学生带着困惑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逐步领悟两者的差别。]

2、给小猫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猫拍照的场景及4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

(2)核对结果。

[评析:有了上面给小熊拍照的经历,学生不难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让他们利用在上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想象并作出判断。]

3、观察茶壶。

(1)请组长拿出一把茶壶,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察茶壶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评析:在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以后,通过观察对象的变化,让学生再次参与实际观察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视图。]

4、观察茶壶和茶杯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茶壶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评析:观察对象由单个物体发展到两个物体的组合,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结果,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看到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有所不同。]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评析:在学生经历了三次观察物体的活动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活动过程、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体验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评析:让学生根据大楼的照片想象大楼前、后、左、右的视图,由于在课堂里无法进行实际观察,学生需要综合应用在前面的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相关的旧知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作支撑,这对一年级的的小朋友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里向学生提出这一任务,主要是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一种机会。在学生展开想象并交流想象结果的基础上,再出示各种视图,一方面让学生作出选择和判断,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了反馈。]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总评:本课的设计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设计者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活动作了精心设计。活动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

2、立足于用好教材,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参观动物学校,你们高兴吗?

二、教学例图

1、出示例题图,组织学生观察

看看小动物们正在干什么呀?(小动物们正在排队做操)

师:小猴告诉我们它站在第1排第1个。小熊告诉我们它站在第2排第3个。

小朋友,你们能说说他们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位置)

2、课件演示:小兔在第几排第几个?

(询问:怎样数到第4排的,怎样数到第2个的?)

师:看来小动物排队做操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且都用第几排第几个来表示。

3、课件演示:你能说出其它小动物的位置吗?

(选2个-3个小朋友自由选择小动物说说位置)

4、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小动物的位置。

三、教学试一试

小朋友,小动物做操有它们的位置,那么我们坐在教室里有没有自己的位置呢?

1、师给小朋友明确一条为一组。

2、直接指名某个学生让其他同学说出他的位置。

(如果有错,让学生帮助改正)

询问:第5组是怎样数的?第3个是怎样数的?

3、请学生交流自己的位置(老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4、师:今天老师发现第几组第几个小朋友上课真认真,谁能告诉老师他叫什么名字?

5、你还可以怎样说?

四、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去看看小动物的家。

1、多媒体演示内容为:书本8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的前半题

(1)让学生根据书本所给的信息我住在第2层第3号 来确定怎样数第几层第几号。

(2)小朋友你们想去小动物的家玩玩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选几只小动物让学生说说他们分别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小朋友说到哪一个就点击哪个小动物,课件会显示你是否说的正确)

如果有错,请其他小朋友告诉他怎样数第几层第几号。

(3)小朋友,老师家的门牌号是403,说说就是第几层第几号?并在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

2、多媒体课件演示书本85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的后半题。

(1)让学生根据书本所给的信息第一层第二本是《新华词典》,来确定怎样数第几层第几本的。

(2)然后让学生说说《成语词典》、《数学家的故事》分别放在第几层第几本。

3、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到电影院座位的特殊规律,然后讨论交流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

引导学生明确座位一般是单号在一边,双号在另一边。

让根据所给的提示知道怎样来数第几排的。

4、多媒体课件演示书本85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1) 按要求摆一摆:让学生自己说说根据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先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在集体交流,最后一起总结得出数第几排是按从下往下的顺序来数的,数第几个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数的。)

(2) 4人小组合作,一个学生说其他同学摆。

(3) 然后再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通过课件操作,下面的学生说摆在什么位置,上面的同学操作!

五、全课总结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2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12—13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物体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会进行分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物体的能力。

2、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不同,并能正确辨认。

教具准备:茶壶、汽车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盲人摸象》的故事,导入 新课。

二、观察实物,教授新知。

1、观察汽车模型,并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看到什么部位,是什么样的。

2、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有两位小朋友也在观察汽车,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他们看到的分别是汽车的什么部位,是第几幅图呢?

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并说出怎样判断他们看到的是第几幅。

除了从侧面、后面观察物体之外,还可以从什么位置观察呢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说说我们怎样去观察一个物体呢?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呢?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猜一猜:课件演示物体,学生说说是什么物体,从什么位置观察的。

2、观察小组中带来的玩具,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然后交换位置观察。

3、小组活动:观察桌面上的茶壶,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同学用动作表示出看到的茶壶的形状。

四、拓展延伸。

放一热水瓶于教室正中,学生围坐于四周,将自己所看到的热水瓶的形状画出来。

板书:

观察物体

正面 侧面

上面 下面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23

教学目标: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

画杨桃的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都笑话他说:这哪是杨桃啊,分明是颗五角星啊!

老师走过去看,不但没有批评淘气,还表扬他观察很仔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从杨桃的两端去观察,杨桃看起来就像个五角星)

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不一样,那其他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

二、 探究体验

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四本语文读本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语文读本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书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老师给我们班的一位同学拍了几张照片,我们看看它是谁啊请出这位同学。请大家猜猜这几张照片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请同学上来站在相应的位置。

先出示一张正面和一张背面。

当第三个同学上台找到位置后问下面的同学:他找的位置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出示第4张照片问:这一张也是侧面,和第三张的拍摄角度一样吗你是怎么想的

(2)小明他们也在给小动物拍照呢,我们去看看!书:67页,例1。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小恐龙拍照,下面三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在照片下写上小摄影师的名字。

这一张照片拍的是小恐龙的哪个面是谁拍摄的

(3)给小动物拍完照片,他们又被门外的小卡车给吸引住了。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卡车,这辆卡车在他们三个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与下面对应的图片连一连。书70页,完成第一题。

投影订正后收起书。

巩固练习

(1)根据照片把具体物体摆到正确的方向:

小动物太可爱了,老师也忍不住给小动物玩具拍了几张照片,每个小组白色信封里都有四张照片,它是汪老师分别从1,2,3,4号位拍摄的,请小组长按照照片背面的序号发给相应的组员。然后请大家根据手上的图片,摆出这个娃娃的正确位置,要保证这个娃娃摆好后,每位同学观察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汇报:请一位同学说说,你们小动物的脸面对着几号位(小动物的正面对着几号位)

(2)换角度观察:你想从其他的角度去观察一下娃娃吗那我们来个找座位的游戏,请小组长将这四张照片合起来洗一洗,正面朝上随意的发给每人一张,然后请大家根据组长发的照片找到正确的位置坐下来。三点要注意: 娃娃不能移动; 不能看照片背面的数字提示; 找好了手放膝盖坐好。看看哪一组找的又快又好。

订正:每个同学是不是找对观察角度了呢我们可以这样检验,如果你坐的位置和照片背面的数字是一样的就说明你们找对了。翻过来看看吧。四个人全找对了的小组请举手。

(3)转娃娃换座位:小娃娃朝一个方向坐累了,请小组长帮帮忙,帮娃娃换个方向,让他们面向,现在小娃娃转方向了,同学们看看自己手上的照片,在观察一下娃娃,你还能坐在原地不动吗想想你该坐在哪请根据照片找到相应的座位。

三、巩固拓展

(1)根据照片猜物体(体会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汪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一些物体拍了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猜猜是什么物体(出示从一个角度拍摄的柠檬照片,有的学生猜橙子)看来有时候,我们从一个角度观察还不好确定,换个角度再来一张。

(杯子)(冰箱、洗衣机)(书包)(笔盒)(河马、大象)适时问:这个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汪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四、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物体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