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科技>正文

北京颐和园石舫(颐和园里面那个石头船叫什么)

2023-06-09 12:54:03 互联网 科技

北京颐和园石舫(颐和园里面那个石头船叫什么)

发表时间:2023-06-09 10:30:48

本文目录

  • 颐和园里面那个石头船叫什么
  • 从石舫到耕织图景区多少米
  • 石船在北京哪个公园
  • 颐和园必看十大景点
  • 石舫是什么意思
  • 谁给我详细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石舫!
  • 颐和园内有什么建筑物颐和园的代表性建筑
  • 乾隆为何要在颐和园中建造石船
  • 颐和园门票石头船的来历

颐和园里面那个石头船叫什么

你好: 颐和园里的石舫亦名“清晏舫”,取“河清海晏”之意。船体大理石雕成,上层建筑为木质。象征大清朝江山,向石头船一样永不倾覆。建于清乾隆20年(公元1755年),上层建筑原为中式阁楼,四月初八乾隆皇帝陪孝圣皇太后在此放生。1860年被英法所辉,1893年重修改为西洋式阁楼,增加明轮。是慈禧太后品茗、欣赏雨景的地方。 谢谢采纳!

从石舫到耕织图景区多少米

697米。根据查询地图显示,从石舫到耕织图景区697米。颐和园耕织图景区位于颐和园西北部,是一座占地25公顷的大型博物馆式园林景区。颐和园耕织图是由耕织图(包括延赏斋、织染局、蚕神庙、耕织图石碑)、水村居,以及水乡田园式的环境组成,曾是清漪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颐和园石舫又名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

石船在北京哪个公园

在颐和园。

清晏舫又名石舫,位于长廊西端“石丈亭”以西的湖边。清晏舫所在地,原是明朝瓮山圆静寺的放生台。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清漪园中建造了一座长36米的大型石舫,船体是用大块青石雕砌而成,船头靠岸,船尾朝湖面,湖上修建了两层木结构中式舱楼。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皇帝要陪其生母孝圣宪皇太后来此放生,然后仿隐居之士在湖中垂钓。此习俗一直延续到咸丰朝。

    乾隆皇帝在清漪园中建造了全国最大的一艘石舫,原意是仿江南文人私园中的石舫。但作为一代帝王,乾隆皇帝不满足用石舫来表现“不系舟”式的田园生活,于是他写了一篇《石舫记》,记叙了自己修造石舫的原委,并引用魏征谏唐太宗李世民所用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勉励自己励精图治,做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在文中写道:“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磬石之安,虚名洞达,职思其居,意在斯乎。”

    石舫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存清晏舫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颐和园时建造的,石舫的船身是清漪园时的旧物。重修时将船舱部分仿法国游艇翔凤号,建起两层西洋式舱楼,并在船体两侧各加一个机轮,舱底墁花砖铺地,窗上安装西洋五彩玻璃,顶部砖雕装饰。每逢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周的空心柱子,由船身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重修后改名“清晏舫”,取“河清海晏”的吉语,兆示天下太平。慈禧住颐和园时也常常登上清晏舫游玩。

颐和园必看十大景点

颐和园必看十大景点是苏州街,多宝琉璃塔,佛香阁,清晏舫(石舫),长廊,乐寿堂,德和园,文昌院,十七孔桥,西堤。

1、苏州街。

苏州街始建于乾隆时期,是沿着后湖在两岸而建的一条买卖街,总长约270米,约70间店铺,这里有牌楼、牌坊、小桥、流水,它将江南水乡和满清的风格集于一身,是专门供皇帝、皇后逛市游览用的。现在这里是一些茶馆、鞋店、小吃店等一些仿古店铺,挺有趣的。

2、多宝琉璃塔。

多宝琉璃塔做工非常精细,塔高十六米,8面7级,整个都是用琉璃砖砌成的,最上面有一个铜铃,风一吹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据说是当年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庆祝六十岁大寿而建的。

3、佛香阁。

这是整个公园的最高点,站在这里整个昆明湖的美景通通收入眼底,可谓湖天一色,非常壮观。佛香阁高41米,是黄绿琉璃瓦屋顶,飞檐翘角,很有气势,这里面有很多典故,值得一看。

4、清晏舫(石舫)。

这是由巨石雕刻出来的石船,有两层,长30多米。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说法暗示清王朝如磐石般坚强,水无法覆。

5、长廊。

长廊全长700多米,是我国最长的游廊,它把远山近水连成一体,中间还建有四座亭子,寓意春夏秋冬,四个亭子走一回就像过了一年一样。长廊上有很多精美的彩绘,大概有一万四千幅画,每幅画都有自己的故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6、乐寿堂。

乐寿堂始建于乾隆时期,是乾隆给他母亲庆祝60大寿所建,他母亲很喜欢玉兰花,所以这里种了白玉兰,后来慈禧太后居住于此。乐寿堂门口的铜鹿、铜花瓶、铜鹤做工精美,栩栩如生。

7、德和园。

供慈禧太后看戏的大戏楼就位于这里。这个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同时也是最大,建筑最精美的。整个戏楼共三层,顶板有“天井”,地板有“地井”,舞台底部还有水井,表演鬼神戏的时候,鬼神可以从地上出来,也可以从天上下来,甚至还可以把水引上戏台。

8、文昌院。

这是一个文物陈列馆,设有6个专题展厅,有书画、家具、铜器、金银器、珐琅、漆器、钟表等,让人大开眼界,非常值得一观。

9、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最大的石桥,有一百五十米长,有十七个桥洞,石桥的栏杆上有五百多只各种各样的石狮子,很壮观。每年冬至前后这里还有“金光穿洞”的奇景。

10、西堤。

这里是杭州西湖苏堤的仿制品,是一条建在水中的长堤,还有六座桥亭点缀其中,非常的唯美。春天时,这里的桃花竞相开放,这里就变成了粉红色的梦幻世界。

石舫是什么意思

园林中用石头建成的船形建筑物颐和园内的著名石舫

石舫,取自海晏河清之意,北京颐和园石舫,又名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在园林中建石舫不仅是为证明水是活的、可坐舟,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

古诗中说,“野渡无人舟自横”,这真是中国文化下最妙的绝句之一。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想一想,不像西方人那么直白。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我这个水是活的,是可以坐舟来游的,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来。

谁给我详细的介绍一下颐和园石舫!

  石舫,又称清晏舫。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珍品。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顶部用砖雕装饰,显得精巧华丽。  令人痛惜的是,这种造假认假沉迷于假的生存状态,把我们从天地宇宙中带来的最后一点天真灵气也泯灭了,直教人欲哭无泪……

颐和园内有什么建筑物颐和园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物叫什么?颐和园的主要建筑:颐和园里有哪些重要景点颐和园出长廊外,还有什么著名建筑颐和园著名建筑物的简笔画步骤      颐和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北部的苏州街,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在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中,园林建筑丰富多彩,现存各式各样的亭子就有四十余座。亭的造型、大小、都富于变化,无一雷同。从平面形状上看,有四方、六角、八角、长方、圆形、套方和半亭;从立体造型上看,有单层、双层;屋顶形式有单檐、重檐和攒尖顶、歇山顶、卷棚顶;从用材上看,有木构、有铜铸的;屋面用材有清水瓦、琉璃瓦。它们或伫立于山冈之上,或依附在建筑之旁,或坐落于水池之畔,或掩映在花木之间,以其美丽玲珑、丰富多彩的形象与园林中的其他建筑、山水、植物等相结合,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物叫什么?      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物主要有:佛香阁、排云殿、长廊。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佛香阁高41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品。      颐和园排云殿,位于万寿山南麓的中部,是颐和园南北中轴线上最重要的核心景观建筑组群。“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      颐和园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中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颐和园长廊,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廊上。      颐和园的主要建筑:颐和园里有哪些重要景点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      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      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      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      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出长廊外,还有什么著名建筑      德和园大戏楼:仅存的2座中国古代最高规格的戏楼之一(另一座在故宫),颐和园三大建筑之一      玉澜堂:光绪帝寝宫、囚禁地      乐寿堂:慈禧寝宫      排云殿:慈禧祝寿之处,陈列着大量各地进贡的寿礼      佛香阁:颐和园三大建筑之一      铜亭:中国历史上仅有的5座相同建筑之一      智慧海:拥有美丽的琉璃外饰      石舫:中国惟一一座西式石舫,不多的“西洋楼”式建筑之一(其他的仅有长春园西洋楼、农事实验场大门、畅观楼等)      须弥灵境:中国仅有的两座四大部洲建筑之一      颐和园著名建筑物的简笔画步骤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清漪园1860年被焚毁1866年重建,改名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再一个设计特色是她的西堤和堤上的桥。西堤本是一条不宽的堤岸,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可是设计者偏要将平坦的堤岸人为地断开,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 昆明湖的南边是建园时有意保留下来的小岛,人们也叫它龙王庙,用十七孔桥将它与湖的东岸连接起来。 由十七孔桥、龙王庙和西堤将昆明湖装点起来,又巧妙地利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手法,将远处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纳入游人的视线,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颐和园的第三个特色是她的后湖景区,依*后湖使万寿山形成三面环水的格局,后湖起到了观赏、游览和防火的三个功能,特别是将防火功能巧妙地与园林设计巧妙地相结合,其作用类似于城墙四周的护城河。 颐和园造园艺术很有特色,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3/4,但它的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颐和园的大门叫东宫门。以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物,是当时的政治活动区。仁寿殿原名勤政殿,是皇帝坐朝听政的大殿。慈禧、光绪曾多次在此召见群臣,接待外国使节。现在中部还保存着清代的原来陈设。展前陈设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仁寿殿之北,有一组戏园建筑。在颐和园里,几乎集中了所有古代建筑的形式,亭台楼阁、殿堂厅室、廊馆轩榭、塔舫桥关,应有尽有,除了木建筑以外,还有铜铸、石砌、琉璃镶嵌等。主要建筑有:佛香阁、排云殿、仁寿殿、十七孔桥等。

乾隆为何要在颐和园中建造石船

颐和园是著名的保护遗址,在颐和园的一角却有一只石船。相传这个石船是由乾隆所建造。那么,乾隆建造这条石船的用意是什么呢?颐和园地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清漪园历时15年竣工,是清代北京着名的“三山五园”即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 舫是中国传统园林中最独特的一种水上建筑,它的建筑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与舟船极为相似,故称之为“舫”。这种舫式建筑不仅可以丰富园林中的景致,还可以供人们在舫内游玩宴饮,观赏周围的湖光山色。舫的下部船体通常以石头筑砌,上部船体为木制结构,整座舫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头舱约占舫长的二分之一。 中舱内往往有一堂隔,以分作内外两舱。尾舱两层,登楼可极目远眺;船头一侧通常置石条仿跳板,以供人们借此从池岸登船。颐和园“石舫”堪称中国园林建筑中的“舫之珍品”,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镌刻有砖雕装饰,整座石舫既精巧华丽。不过,乾隆皇帝在昆明湖畔建一艘大“石船”并不单单是因为对“舫”情有独钟,而是还别有一番用意,这在他的《御制石舫记》中即可以看出:“若夫凛载舟之戒,奠磐石之安,虚明洞达,职思其居。”为建石舫,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雪棹烟蓬何碍冻?春风秋月不惊澜,载舟昔喻存深慎,盘石因思奠永安。”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建“舫”之初衷,其实是想借用古训中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来告诫后人“水不能覆”,并喻示清王朝坚如磐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训典出《荀子•哀公》篇,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 在《荀子•王制篇》中也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颠覆于水中。唐代政治家魏徵在贞观初年,曾多次劝唐太宗李世民要以隋亡为鉴,并引《荀子》语,谓君似舟民似。遗憾的是,这艘大“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被千里迢迢乘着坚船带着利炮而来的英法侵略者所焚毁。光绪十九年石舫重建时,按慈禧意图,原为古建筑形式的舫上舱楼改建成了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取海清河晏、江山太平之意,石舫成了慈禧太后赏览风景和饮宴的地方。颐和园的这艘大石船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和历史的沧桑巨变,更证明了只有政治清明、吏治廉洁、百姓拥护才是国家百世不移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兴旺的不朽基石。

颐和园门票石头船的来历

  颐和园石舫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距市区15公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是清代著名的北京“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总面积290公顷,水面占3/4。园内建筑规模庞大,有各式宫殿园林建筑2000多间。泛舟湖上更值得一提的是昆明湖西北部水中的石舫,该石舫坐落在万寿山西麓岸边,是园中著名的水上建筑。始建于1755年,石舫体长36米,由巨石雕砌而成,清代皇帝乾隆引用唐代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加以建造,象征清朝政权稳如磐石“永不能覆”。舫上有舱楼,1860年被毁,1893年重建,取“河清海晏”之义,定名为清晏舫,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  如今,远看石舫恰如一艘大船;近观石舫颇有皇家气势,船上的楼阁为两层,约8米高。船外侧长满水苔,让人眼前顿时浮现出历史的沧桑:  当时,面对着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列强,清朝一些官员竭力要求发展现代海军,可是慈禧太后却把大部分海军经费移建颐和园,对海军建设唯一的让步是在颐和园平静的湖面上建立了一只可爱的石舫。石舫是够富丽堂皇的了,可是对中国海军却无所裨益。当7年后中日战争中威海卫要塞沦陷、海军提督丁汝昌自杀、剩下的北洋舰船都落入日本手中时,北洋海军唯一遗留下来的,就是这座颐和园内的石舫了。

颐和园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