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
咖啡滤纸品牌的差异 Kalita、Hario、mola、kono、bonavita哪个好
来自网友在路上 1080提问 提问时间:2025-05-06 23:21:24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0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专业咖啡知识交流 更多咖啡豆资讯 请关注咖啡工房(微信公众号cafe_style )
我自己用过 Kalita, Hario, 不知名日本品牌的一百张大包装手冲滤纸 这些牌子的滤纸价差还不小 Kalita 最贵, 40张盒装比 hario 贵了十元 平均一张滤纸约 1.1元 冲起来感觉好像没差太多 可是那个不知名品牌的滤纸和Kalita塑胶滤杯的密合度并不好 Size大了一点点 而且滴滤的速度也慢了一些 目前看到最便宜的是 costco 自加拿大进口的滤纸 平均一张是 0.38多元 真的很便宜 可是一次要买四盒共 400张--昏倒不知道要用几年才用得完--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比较过各家手冲滤纸的差异呢? 滤纸若是流速慢,表示咖啡浸泡在滤纸的时间比较久,那就须要调整冲煮手法。 没有绝对的好喝与否,有的人冲煮手法比较习惯快流速的,有的则否…… 史上最全11种锥型手冲滤纸的风味对比 实验条件: 测试时使用同一批次的埃塞俄比亚西达摩水洗G2,烘焙日期为11月1日,放置4天开封,本 次实验使用的所有咖啡豆均出自于此。室内温度用空调保持在摄氏25度(我自己最舒服的温度)。冲煮用水106PPM,PH值为7.8。 以下是我们实验器材: 滤纸全家福 实验步骤: 1)实验前,我们请我们的测试者们先对同款豆子进行杯测,杯测研磨度使用标准筛校正,本磨为6#。此杯测目的在于让测试者们对本次使用豆子有个大致了解,以及对之后的评分有对比校正的作用。 注:杯测时我们把咖啡简化为:风味,酸度,body,甜度,完整度。五个评测纬度,其中完整度包含了体现咖啡豆风味的完整性以及回甘两个方面,任何比杯测时优秀或不足的情况都可以对完整度造成影响。本次打分不代表咖啡豆的优劣,仅作为对比参考,这个之后会详细写。 2)11款滤纸,每款按顺序冲煮一次,完成一组,一共做3组,共33个样品,冲煮完成后,记录冲煮时间,出液量,并转移到杯测碗让测试者进行测试评分。 3)测试每只样品TDS数据,每只样品重复测3次以保证准确性,如出现其中某次测试数据不一致,则按相同的两次数据为准,如果三次都不同则重测(幸好这种情况并没发生)。 我们的TDS神兽 冲煮步骤: 1)每次冲煮前称取18g咖啡豆,使用Ditting磨豆机7.5#刻度研磨(实验期间不再对磨豆机做任何调整),敲粉两下,出粉保持在18正负0.1g内。 2)bonavita控温壶加5号节流阀,定温91摄氏度。 3)冲煮使用harioV60-01滤杯。 4)先浸湿滤纸,沥干后再冲煮。 5)倒入18g咖啡粉。 6)40g水闷蒸30秒。 7)30秒时开始注水直到注满100g水,到1分钟时开始注水知道注满200g水,2分钟时开始第三次注水知道注满300g水,注水结束。注水尽量保证粉床的均匀平整。 8)水完全滤干,移走滤杯。 注:注水时,由于安装了5号节流阀,因此使用最大流量不控水的方法来注水,尽量避免由于控水而造成的不稳定。并且尽力贴近液面,从而避免注水高度不同造成的差异。快速转圈,减少慢速转圈时速度的差异。 11种锥型滤纸介绍 harioVCF-01-40W,hario漂白版的,质地比较软,无明显纸味儿,但市面上盗版比较多,大宝贝们购买时记得注意哦。0.6-0.8g/张 harioVCF-01-40W,hario无漂白版,也是较软的一款滤纸,没有明显的纸味,但是我闻的时候感觉跟漂白版的气息有点不一样,不要问我什么是气息,我就是这么感性的一个人。0.8-0.9g/张 konoMD-25,现在比较多咖啡店使用的一款大众滤纸,无色无味,稍微比hario刚强一些。0.9-1g/张, konoMD-25,跟上面一个型号,但这是无漂白版的,比漂白版的再稍微硬一点点,而且带很微弱的纸味。0.9-1g/张,konoMD-26c,棉的材质,质地很硬,滤纸内部非常光滑,不知为啥带点点香气。1.2-1.3g/张 mola漂白滤纸,无色无味,传说是找的三洋工厂代工,跟kono使用相同的机器制造的,不知真假,不过纹理接近,性价比高倒是真的,反正到时候看数据吧。0.9-1g/张 mola无漂白版,也是无明显味道,摸上去挺柔软的一款,其它跟上面漂白版接近。0.9-1g/张 mola麻质滤纸,比它家另外两只滤纸稍硬一点,没有明显味道,不知为何有股清新的气息。0.8-0.9g/张 kintoSLOWstyle,质地较硬,摸上去比较厚实,纹理粗,也是棉质的滤纸,也是有股特别的香气。1.1-1.2g/张 国民品牌bonavita,没有明显纸味,但是非常的硬,纹理较稀疏,摸上去有种作业本的纸一样的感觉。1-1.2g/张 金泽屋棉滤纸,最后一款棉质滤纸,依然有一股幽香,但比前两只棉滤纸味道淡,质地比较轻盈,属于中等偏硬的一类。1.2-1.3g/张 11种锥型滤纸的风味对比 图片来源:PTN离退休咖啡师活动中心 这次实验的11款滤纸,每一款我们都按顺序冲煮,11款结束为一组,一共三组,一共有33杯咖啡需要测试。 这次实验的11款滤纸,每一款我们都按顺序冲煮,11款结束为一组,一共三组,也就是说不算上操作错误而倒掉的,一共有33杯咖啡需要测试,我们首先是测试它们的TDS,每一泡都冷却到室温25摄氏度后来取样检测浓度,每一泡测试3次,下面我们来看看更直观的柱状图来对比一下: 很明显可以看到,除了mola无漂白的滤纸在一开始逆天了一下之外,各滤纸造成的浓度差异并不会非常的大(但也是存在可观测的差异的哦),但是相对地,它们造成的萃取率的差异就比较明显了。(当然大宝贝们应该很明显就看出来第三组萃取明显有比另外两组降低了,那是因为做到最后发现即使使用了节流阀,但是如果把手冲壶最大限度地倾泻会有更大的冲击力,当然也可以侧面减少认为造成的误差,于是第三组普遍结束得更快) 总结: 我们把对一只咖啡的评测简化为风味,酸度,body,甜度,完整度这五个维度,其中完整度包含了对此咖啡豆风味展现是否完整以及回甘两个方面的因素。而在每个评定项目中,最低1分最高5分,每0.5分为一个级别来给分。在评测测试滤纸样品冲煮的咖啡前,我们会使用杯测的方式来测试同一只咖啡豆,以此作为评分的校正,杯测时咖啡在上述五个维度上的表现我们都将其定为3分。滤纸样品冲煮出来的样品将以此作为参考给出分数。 (注:我们此次实验使用的评分系统完全是为滤纸实验制定,并非国际常用的评分标准,也不代表具体咖啡豆或滤纸能表现出的分数,仅仅是作为对比的参考用) 蓝色柱子:总分 橙色柱子:平均分 图片来源:PTN离退休咖啡师活动中心 制作一杯滴漏咖啡不难,但是制作一杯好的滴漏咖啡,也不容易,和意式咖啡一样,很多变量需要你去把握,滤纸是一个变量,还有比如水质、注水量、滴率的时间、咖啡研磨程度等等,需要你去把握每个变量,不断调整,从而最终找到你味蕾所需要的那种体验-- 我们咖啡馆最喜欢KONO咖啡滤纸滴滤式手冲滤纸,只要是圆锥形滤杯都适用哦,无论是harioV60型滤杯还是KONO的滤杯都可以用,且日本进口的KONO滤纸质地中等,不薄也不厚,滤水性中强,注水时和滤杯贴合性非常理想。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PTN离退休咖啡师活动中心】原创及授权发布2022-05-18 09:50:35 很赞哦!
复仇者 螺母 赛区 爸妈 万圣节 礼券 苏里南 安哥拉 广东话 室温 振动筛 枇杷膏 现象 物件 核果 中心线 水锈 乐维 叶锈病 东非 迦南 神马 店长 铁板 接骨木 口腔 树上 型号 大白 麻袋 亮片 卡尔 却又 黎加 玛丽亚 莎莎 可那 甘草 嫡系 癌症 红外线 科班 建筑 曼陀罗 红宝石 土豪 巴赫 盛器 去皮 群岛 贝利 化学反应 主调 贝多芬 电影 红樱桃 原产地 层级 基本功 电磁阀 路易斯 徐汇区 乌梅 大宇 已有 乙烯 图形 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