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晖出杆动作分析(丁俊晖出杆前为什么点一下)
丁俊晖出杆动作分析(丁俊晖出杆前为什么点一下)
发表时间:2023-06-23 10:03:11
本文目录
- 丁俊晖出杆前为什么点一下
- 台球出杆主要靠什么发力
- 为什么丁俊晖不用塞尔比的方式打球
- 丁俊晖的斯诺克球杆为什么会比正常台球杆要短据听说他的球杆是142的长度,希金斯的球杆也短!短了有
- 丁骏辉的成才方式
- 丁俊晖为什么两段出杆
- 丁俊晖的杆法为什么可以这么华丽
丁俊晖出杆前为什么点一下
丁俊晖出杆前点一下是个人的一个习惯。丁俊晖运杆前,手指会有节奏的点几下,目的就是让自己更加放松下来,正常发挥技术水平,避免因紧张造成击球失误。丁俊晖,1987年4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中国男子台球队运动员。
台球出杆主要靠什么发力
“发力”这个词在台球朋友圈里经常被人提起,但是这个词其实很虚,没人能具体形容到底什么是“发力”。有时候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奥沙利文、希金斯等人打球,我们会情不自禁的说:“他发力真好,这球的力打的太透了。”但是具体也没人说出为什么“发力”好。接下来我们从出杆方式、出杆动作、出杆后的动作、杆法问题4个方面谈谈对“发力”的影响。 1、出杆方式。目前职业球员主要是有两种出杆方式,一种是“杆速控力”,代表人物是奥沙利文、特鲁姆普等;另一种是“拉杆长短控力”,代表人物是希金斯、丁俊晖等;前者出杆的时候他的杆速是变加速运动,后者是匀加速运动。但是“拉杆长短控力”对球员状态有极高的要求,它偏向于细腻的控球方式,如果球员状态不好就很容易失误。两种发力方式并没有好坏之分,全凭个人击球习惯。 2、出杆动作。大部分人的出杆动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大臂不动,小臂发力。不管你的动作是标准的还是带点内外拐,本质都是小臂发力。但是也有特别情况,像奥沙利文出杆就伴有大臂下沉的现象,马克艾伦出杆有甩手腕的现象,沉大臂和甩手腕都是为了增强杆法效果,用不好容易失误,建议没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不要尝试,打台球常规操作只用小臂发力完全够用。 3、出杆后的动作。很多人出杆后立马起身,这其实是很不好的一个习惯。也许你会说,球都打出去了,我起不起来根本不影响,这是不对的。你有起身这个动作时,出杆的时候杆头已经偏离了,这时候很容易失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击球后,稳定住身体,等白球碰到目标球后再起身,这样你的进球率肯定会提升。 4、杆法问题,很多人中杆打的很好,进球走位都没有问题。但是有的时候想用高、低杆时,目标球能进,但是杆法效果出不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专业词汇--“延伸”。所谓“延伸”,就是出杆后,白球跟进距离的长短,杆法越强,所需要的“延伸”就越长。“延伸”其实就是给白球一个更大的加速度,我们常说的“发力很透”,往往伴随着很大的“延伸”。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三点就是杆法打出来的原因。 第一个是击点,准确的击点是进球的大前提,也是控制母球旋转(也就是走位)的本质。一般初学者击点的准确性不高,所以进球和走位能同时做到的几率并不高。这里大家都懂不论述了。 建议提高方法:尽量使皮头靠近母球,明确自己的击点。最好就是小臂垂直地面时,皮头差不多贴着母球。高中低杆用不同手架,击点越高手架越拱。注意手架要稳定。 第二个是球杆速度,而并不是力量。这是大部分人的误区和台球水平高低的最重要体现之一。为什么不是用力量去击球?因为球杆击球其实是一个球杆推动母球的一个过程,并不是普遍认为的撞击。我们用手机的慢镜头拍一次母球和球杆接触就可以看到接触的时间长短。 前三张截图其实皮头都是在推着母球行走,第三张母球刚脱离球杆,第四五张就是继续球杆的延伸。但这段其实不接触母球。 想打出越强烈的母球旋转就需要越高杆速和越长皮头与母球接触的时间,而增加加速度就是增加皮头和母球接触时间的方法(这也是能提高准度的方法)。什么是加速度,就是球杆从慢到快出,有点像李小龙那种寸劲,那种爆发其实就是加速度快的体现。同样的杆速不同的加速度效果截然不同,注意这里说的加速是匀加速,并不是突然某一段加速。为什么所谓的“发力”要把球杆尽可能拉后,就是因为越长运动距离,可以把球杆速度加大。但为什么“发力”了母球旋转效果有时候不明显,是因为加速度不够。职业球员打起来很轻松,是因为都是控制球杆速度。用力量去打本质都是提高杆的速度,但力量会使身体变型和抖动,所以越放松的出杆,被影响越少。所谓的延伸其实也是增加接触时间,但无接触延伸占了延伸的95%以上,因为真正接触是非常短距离,但要延伸是为了让球杆一直处于惯性运动,过程不被干扰。并不是用延伸那一段击球。 建议提高方法:杆速从低速开始练,但不能打虚,慢慢提速。再慢慢体会加速度快慢的感觉。杆法从小到大去练习(从母球中点开始),不要一味追求杆法豪华。 第三个是传力效率。不谈球杆和皮头因素。最理想的传力是球杆水平台面,出杆正直的击中母球。但是我们两样都几本不可能保证。球杆如果不是水平的话,传力时斜插母球,有一部分力会被消耗(极端典型例子就是剁杆),还会造成母球跳动。跳动不仅影响走位还影响准度。但是职业也做不到绝对水平,但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看到职业比赛的母球大多情况都紧贴桌面滚动,而爱好者却很容易发力把球打跳。而出杆直这个最大的体现就是准度了,只能调整和练习了。如果用力量击球,杆子很有可能斜着出。我们其实大部分出杆都是斜着出的,各种方向斜。这样导致击点偏移,准度大幅下降。试试把母球放在咖啡点往黑球点推,回来正正碰到杆头。速度越快越能放大出杆不直。多推非常有帮助。 建议提高方法:找个人帮忙观察自己球杆水平度,慢慢调整合适的水平度。多练直球(重点),练好中杆再练其他。尽量放松身体,尝试使球杆惯性运动。握杆不要太用力。初学者最好找个高手或教练调整姿势。 台球发力主要看球杆给母球传递的速度 小手臂运杆,手腕发力才是最重要的。 这不代表你出杆越快发力越大,打过台球的都知道,出杆越快越容易呲杆。 详细的说,就是皮头接触母球到皮头离开母球这个过程给母球传递的速度。 所以,皮头与母球的运动是加速的,千万不要皮头还没接触到母球就给球杆很大的速度。 小臂运杆,给球杆一个匀速运动,当皮头接触母球后,手腕发力,延伸出杆,就可以了。 发力与稳定性是相对的,所以姿势要标准,贴胸贴下巴,增加击球的稳定性。 台球发力是需要大量练习的,祝题主早日练好发力,台球水平越来越高! 其实就是重力(球杆的重量)+速度。千万别额外加力推着球杆跑。很多人理解的延伸就中了这个招。以为延伸就是推着球杆往前送。结果球也打歪了,效果也没明显到哪儿去。这个得慢慢理解结合感觉,听球杆的声音就能判断发力好坏。 小臂 和手腕 发力 还有短发力和长发力,短发力打球稳,长发力力透,但失误大 小臂的摆动带动起来球杆,速度的快慢决定力量的大小 简单讲,用大臂推动小臂,小臂发力延伸到杆力量。相当于钟摆。台球主要是思路,发力和节奏,这三样好了就很厉害了 打台球出杆由小臂和手腕发力。 杆法强不强就是延伸,皮头作用白球的时间长短,越长杆法越强。 靠人发力
为什么丁俊晖不用塞尔比的方式打球
丁俊晖作为中国斯诺克的领军式人物,大大小小的赛事冠军也拿了不少,但如今唯一的遗憾就是世锦赛冠军,而作为斯诺克殿堂的最高荣誉,中国选手登顶克鲁斯堡也成为了广大中国球迷最大的愿望。而纵观中国的选手,最有希望达到这一目标的也只有丁俊晖了。
然而每次世锦赛的失利,总有很多球迷吐槽,例如:丁俊晖该防守的时候不防守,没把握的球硬拼;关键简单球总是会失误;心态崩塌,廉价帐篷等等充斥在网络平台。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理性看待,或许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例如观众认为该防守的球,为什么要去硬拼呢?只是大多数球迷以自己的感受去分析的结果,对于职业选手,尤其是顶尖职业选手来说,他们所做的决定是根据自己的水平以及当时在场上的状态、节奏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如果他这杆选择了防守,结果也出现了失误,甚至漏球输掉比赛,仍然会有很多球迷吐槽这球就不该防守,应该去拼一杆 。总之,大多数观众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这种看法是不理智的。
那为什么丁俊晖不去改变自己的打法,学习塞尔比呢?是不是这样就可以拿到世锦赛冠军了呢?
很显然,这只是一厢情愿,任何一个人顶尖球员的技术和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塞尔比的台球天赋,是公认的比较一般的,不像火老师、小特这些选手,有很强的天赋和球感,所以这也让塞尔比需要更加努力的练球,并且不断通过大量的练习动作来形成自己的肌肉记忆,我们可以观察到塞尔比的姿势、运杆、出杆都非常固定,无论什么样的球形分布,他的姿势都不会有太大起伏,包括运杆节奏和击球节奏,让你感觉就像是一台机器在打球一样;而强大的心理素质又能够让他收放自如,可以随时从进攻或者防守状态中切换自如。所以我们在看他的比赛时,会觉得没有什么观赏性,似乎也没有什么起伏,但他总是能赢得比赛,这就是强大的综合实力。
反观丁俊晖,技术上公认的顶尖,综合能力也很强,但是多数认为他心态不好,这是根源所在,而我认为并非如此。首先我们从球迷角度来分析,丁俊晖的球迷要比塞尔比多太多了,他在中国的地位和标杆影响力也非常大,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所背负的巨大压力,反观塞尔比并没有这种压力,他只会考虑我这次比赛能不能赢,是否能拿到最高奖金。而丁俊晖呢,广大球迷、还有中国其他旅英选手、以及国内赞助商和合作单位的压力,不只是一个方面,在背负这种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能够长期保持在世界前十,已实属不易,所以纵观整个中国斯诺克界,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其次是节奏把控,我们都知道丁俊晖是慢热型选手,那么状态一旦来了,就不能轻易丢弃,就要尽量追求一杆制胜,否则手感丧失,被对手带入节奏后,也许会更被动,所以我们看到丁俊晖近期的比赛,很少去纠缠防守。这让我想到了2021年世锦赛决赛的最后一局,塞尔比与墨菲的较量,墨菲的最后一颗红球进攻失误,留下了机会,当时很多球迷也说墨菲这杆不应该进攻,因为贴库球本来就不容易成功,很容易留下机会。
最终,塞尔比拿下本局成功登顶。那我们反过来看一下墨菲这杆球应该进攻吗?实际上,墨菲在2021世锦赛中的表现不俗,尤其是进攻,准度惊人,长台进球率非常高,所以在他拿到机会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不愿意放弃这个节奏,想追求一杆制胜,因为他知道,如果让塞尔比再上场去拼几个回合的防守,成功的概率更低,所以每个选手都会根据自己的状态,根据对手的情况,去判断自己的击球选择,这是作为当事人的最佳考虑;当 然结果如果成功了,会被观众认为敢打敢拼,有魄力,如果失败了就会被口诛笔伐,所以我们应该更理性的看待比赛,看待球员,同时提高自己对比赛的整体认识能力和鉴赏水平,从不同的选手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秀品质,善于思考,毕竟“喷”某位球员也不能得到任何好处不是?
丁俊晖的斯诺克球杆为什么会比正常台球杆要短据听说他的球杆是142的长度,希金斯的球杆也短!短了有
球杆的长短对球杆的重量和中心位置起了决定性因素。因为每个选手的手臂长短、手掌大小、握杆位置、握杆姿势、发力习惯等因素各有不同,当进入到职业球手的阶段时,每一克的出杆力度和穿刺距离都会对击球的效果产生微妙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职业选手可控的,因此他们就需要与自己的习惯更为匹配,使用起来更为舒服的球杆,比方说丁俊晖用了一支正常尺寸的球杆之后,发现自己的握杆姿势有点靠前,导致出力不够通透或是在出杆末段,手资有扭动变形,那么下次他定制球杆时,就会要求工匠适当截断球杆以适应他的击球习惯。再比如亨得利自觉手掌较小,因此他每次定制球杆都会要求球杆的后把直径不要超过16.5毫米,杆头直径不超过9.5毫米,球杆的重量在460~490克之间,重心在1/3处。每个选手都会有自己的习惯,基本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定制化的要求。
丁骏辉的成才方式
姓名:丁俊晖(Ding Junhui) 性别:男 籍贯:江苏宜兴 生日:1987.4.1 身高:1.72米 体重:60公斤 转入职业:2003年 排名:76 主要成绩: ·2002年全国青少年台球锦标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青赛冠军,亚运会单人冠军,世锦赛第三; ·2003年中国台球排名赛(郑州站)冠军; ·2004年全国台球团体锦标赛冠军,中国台球排名赛(兰州站)冠军; ·2004年英国温布利大师赛16强,世界职业巡回赛苏格兰大师赛32强。 球员简介: 被英媒体称做“东方之星“的丁俊晖,性格内向、好强,是个外柔内刚的孩子,非常适合台球运动。他8岁半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径而走。 2002年5月,年仅15岁的丁俊晖为中国夺取首个亚洲锦标赛冠军,并成为最年轻的亚洲冠军。同年8月31日,他又获得世界青年台球(斯诺克)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10月的亚运会上,丁俊晖以3比1战胜泰国选手素波森拉夺取斯诺克台球单打冠军,改写了中国在亚运会台球项目上没有金牌的历史,并与队友一起获得亚运台球团体亚军。2002年10月20日至11月2日在埃及举行世界台球锦标赛上,丁俊晖列第三名,平了老将郭华1997年世锦赛第三的最好成绩。2002年12月15日,中国台球协会向丁俊晖颁发了“中国台球特别贡献奖“。 2003年8月,在欧亚大师对抗赛香港站和泰国站比赛中,丁俊晖两度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2003年9月,丁俊晖正式转为职业选手。2004年2月,丁俊晖在6:3击败世界排名第16位的乔-派瑞、闯入温布利大师赛16强的精彩瞬间,让英国的老百姓在一夜之间认识、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东方的台球少年。 1987年出生的丁俊晖,8岁开始练习斯诺克台球,10岁打遍老家江苏宜兴无敌手,11岁单杆打出了118分,15岁先后获得了亚运会斯诺克台球比赛金牌和世界青年斯诺克比赛冠军,16岁转成职业选手赴英国参加世界台球职业巡回赛,一年之内,从世界排名第128位飙升到第56位,连续两次击败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2005年的丁俊晖虽然还不到18岁,却已经成为了现世界排名第一的罗尼·奥沙利文口中的“即将天下第一”。三天前刚满18岁的丁俊晖就让世界职业台球排名赛冠军榜上刻上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而且成为了世界职业台球界首位持外卡夺冠的球手。 一部电影暗合奇才能诞生 丁俊晖用自己的故事重新演绎了《龙的传人》。 丁俊晖1987年出生在江苏宜兴,父亲丁文钧是一个买卖香烟的小商人,没事的时候喜欢在住家楼下的露天台球桌上打上两盘。在丁文钧的影响下,丁俊晖8岁那年踩在一个木箱子上,打了平生第一次台球,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在那个时候带孩子出去打台球,在亲友眼里和出去打麻将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不学好。”丁文钧回忆起最初依然感慨,但看到丁俊晖在街边台球桌上的胜率越来越高,丁文钧竟做出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让丁俊晖退学,专心练球。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不去念书,还能干什么,“那时爸爸连生意都不做了,盘下了7张球桌开了一个台球房,我天天在里面练球,没多久老家就没人能打过我了,不到11岁那年我单杆打出了118分,于是爸爸决定带我去广州发展。”丁俊晖认为如果没有当年的退学和南下,自己就不会有今天,倒是丁文钧的话更实在,“很多人问我凭什么有那么大的勇气,其实我也就是用自己和孩子的一生去赌一个判断,我觉得台球这口饭能养活我们全家,仅此而已。” 四支球杆见证少年夺冠路 “我也就是凭手艺吃饭。”对于丁俊晖这样一个“手艺人”来说,工具的更新一般能见证技术的升级,丁俊晖至今一共更换过4支球杆,这样看来,这位丁家少年也该初长成了。 第一杆:神速从宜兴到东莞 “第一支杆是我8岁时爸爸买给我的,挺便宜的。”很难想象一个整天抱着比自己还要高的球杆的小孩该是什么样子,但可以想见宜兴当地台球高手输给小孩丁俊晖的惊讶表情。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的强度,没多久丁俊晖的第一支杆就以开裂告老,于是在南下东莞前,丁俊晖又得到了一支新杆,这次的贵多了。 第二杆:清苦从东莞到釜山 初到东莞,为了儿子能够尽量多休息,父亲丁文钧就在球房的一角,用一块三合板隔出了一个三角空间,每天练完球,父子俩就蜷在里面的一张铺上睡觉。没有外来的经济支持,一切花费全是父亲的积蓄。“当时赢比赛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给家里挣钱。在广州的一次比赛上,我得了冠军,拿了2.6万元人民币的奖金,我自豪地对爸爸说:‘儿子能赚钱让你们好好养老了’。”在丁文钧眼里,那段南下的日子是最为艰苦的,但也正是在那段时间,丁俊晖球艺大长,接连获得了2002年ISBF世界业余选手冠军赛亚军和2002年釜山亚运会斯诺克单人冠军,在只身一人前往奥地利获得了2002年ISBF世界冠军赛青年组冠军后,丁俊晖奖励了自己一支新球杆。 第三杆:冲突从釜山到英国 获得了世界青年冠军,就拥有了转成职业选手的资格,但由于丁俊晖当时不满16岁,“转正”还得等一等,但没想到这一等竟等来了“非典”。在2003年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丁俊晖基本处于没有比赛可打的尴尬境地,为了让丁俊晖保持状态,丁文钧“逼”他每天长时间地进行乏味的练习,同时,还把儿子最为钟爱的游戏机没收了。父子间第一次爆发了冲突,“那个时候我知道孩子快崩溃了,但台球不练是不行的。” 2003年下半年,丁俊晖如约“转正”成功,跻身世界128强,去英国打上了世界台球职业巡回赛,获得了4万英镑的年收入,“对手全是排名比自己高的,一个月打下来输的次数几乎赶上了以前好几年一共输的,也没人能说说话,所以老想家了。”英国的情况比丁俊晖想的还要糟,身边没有了一直照顾他的父亲,再加上语言不过关,使他在刚到英国的日子举步维艰,“输得多了就无所谓了,放开了打,现在被我甩在身后的也有几十人了。”作为台球职业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选手,丁俊晖一直在用自己的心态和成绩去征服对手,“现在彼德·艾伯顿(当今世界排名第8的英格兰球手)会邀请我去他的台球俱乐部玩,泰国名将瓦塔纳也时常光顾那里。去年底,艾伯顿还建议我定制了一支球杆,200英镑呢,但的确挺好用的。” 第四杆:渴望从英国到北京 现在,丁俊晖正是用他的第四枝球杆获得中国公开赛冠军的,“每次换杆我的成绩都能提高。”虽然丁俊晖渴望能在本土击败世界第一奥沙利文的梦想,因为后者的缺席没能实现,但他马上就要回到英国继续参加职业巡回赛,击败奥沙利文有的是机会,“再给我三年时间,我一定能进入世界前十。”丁俊晖的自信是有理由的,现在许多台球界的经纪人都准备和他签约,其中包括号称“永远前三”的史蒂文·亨德利的金牌经纪人。 七点相似 预示日后终有成 尽管以丁俊晖现在的成就还不足以笑傲世界,但从他身上表现出的许多东西都足以证明,丁家少年终有足以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振奋的一天。 内心状态好像李昌镐 之所以称李昌镐为“石佛”,是因为他在比赛和生活中,内心都平静如石,在这一点上丁俊晖和李昌镐很相似。问丁俊晖除了台球以外喜欢什么?“还是台球。”,他通常这么回答;“那你还有其他什么爱好?”“台球。”“和朋友在一起你们都干什么?”“打台球。” 出杆节奏快接近奥沙利文 现世界排名第一的罗尼·奥沙利文以出杆快速著称,这让他在斯诺克界拥有了“火箭”的称号,丁俊晖的出杆节奏与奥沙利文极其相似,“快速不是模仿就行的,那得技术过硬和反应敏捷相结合。”丁俊晖的球友这样说。父母陪伴颇像姚明和姚明一起扬名海外的还有他的父母,从分工上看,姚明只要打好球就行了,丁俊晖也是一样。比赛时丁俊晖要脱去外套,这时先站起来的一定是他的父亲。 面部表情酷似亨德利 “永远前三”的史蒂文·亨德利的表情与他的球技一样严谨,同样在打比赛时,丁俊晖的脸也是一点儿变化也没有。 父亲教练类似马俊仁 马俊仁一个人安排了一个队的吃喝拉撒睡,成绩有了,“马家军”的牌子也有了。丁俊晖的爸爸丁文钧也有一套自己的训练方法,中国台球界的另一个少年才俊梁文博也是丁文钧的得意弟子,估计再有几年“丁家军”也该立起来了。 成长轨迹克隆傅家俊 无论从开始打球的时间,父亲对儿子的全情投入,还是出成绩的年龄,如果略去名字和具体时间,丁俊晖和中国香港选手、世界排名第十的傅家俊的简历几乎一样。 自信性格堪比乔丹 丁俊晖在战胜马克·威廉姆斯后说:“在世界排名前10的选手中,威廉姆斯的技术是最一般的,所以我赢他是必然。”这种言语间的自信像极了当年迈克尔·乔丹在赛场上说的,“来吧,罚球线上见.“
丁俊晖为什么两段出杆
失误了。丁俊晖是中国男子台球队运动员,斯诺克球手,在一次比赛中由于精神过度紧绷,不小心进行了两段出杆的操作,这是因为他失误才出现的场面。丁俊晖,1987年4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
丁俊晖的杆法为什么可以这么华丽
运杆是一个人的习惯,典型的马克塞尔比,我看他运杆真的很别扭,还有傅家俊,完全不运杆。但他们都可以打出很华丽的球。其实就两个字,出杆最后一下出杆,每个稍微打得好点的球员,最后一下出杆一定是很具有穿透力和信心的。运杆过程中考虑的是母球的走位,目标球的瞄准点,力度的大小,杆法的运用。出杆就是将运杆时所考虑的附加在母球上。当然打出华丽的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力穿透,那么丁这类的职业球员发力肯定是很标准的,所以打出华丽的球也就不难理解了。附上丁俊晖出杆瞬间集锦视屏一份。不同人的打法不同,所以这几项各有差别。从专业角度来讲,击球分为弹球与刺球,其区别主要在于是否穿透母球,穿透力还分穿透的多少。丁俊晖是一名主弹副刺型选手,他的力量与旋转的来源不是穿透力,而是虎口的攒力(传统打法,以亨得利为准,后手是单环,而丁俊晖是双环)。这种打法要求击球前略微挑腕,母球旋转强烈,其缺点就在于力量略显不足(相比其他打法的专业选手,且指极限力),所以说丁俊晖打球总像点到即止,他的旋转也很强烈(有人会提出特鲁姆普的变态拉杆,我想纠正一下,那是母球力量大,而非旋转强,旋转强弱是相对于力量而言的)。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