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下数数教学设计优秀15篇6-17-53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
一年级数学教案 1
教学目标:
1、巩固14个生字,会写“牙、尺”两个字。
2、体会自选商场为人们带来的方便。
3、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通过实物,把字词与认识的事物结合起来。
课前准备:生字卡、商品名词卡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出示本课不注音的9个词语,你还认识他们吗?
2、认读词语中的生字
(课件将生字变为红色)。
齐读生字
将词语中的熟字去掉,指名认读生字
将生字打乱顺序认读。
3、找朋友。(拼合体字:场、奶、笔、作)
4、课件出示:小兔走迷宫(在迷宫里认读生字)。
5、出示“面包、牛奶”等9种商品图,学生贴商品词卡。
(贴对了带领全班齐读,错了同学纠正齐读。)
6、商品分类:哪些东西摆在同一个货架上?指名摆词卡,读词。
7、小结 商品分类摆放了,人们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
(二)学习课文
1、师:小明逛了自选商场,他是怎样夸自选商场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反馈(东西多,买东西方便)
4、出示句子朗读指导。
自选取商场里的东西真多。
在自选商场里买东西真方便。
5、说话练习,要求学生用上课文中的9个词,并边说边出示商品词卡。
出示:自选商场里的东西真多呀!有XXXXXX,有XXXXXXXX,还有XXXXXX。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牙、尺”两个生字。
2、你会书空“牙”吗?(“牙”的第二笔“竖折”要一笔写成。)
指名书空。
3、学生齐书空,教师范写。
4、教师范写“尺”,提醒“尺”的撇、捺要舒展。
5、学生各描红、临写1个。
6、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四)、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商标拿出来,指名认读自己收集来的商标上的汉字。
2、逛“自选商场”。
(1)四人小组将商标分分类。
(2)全班“购物”:你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再想办法(请教同学)记住它们的名字。看谁记得最多,最能干。
(3)反馈:我在自选商场买了XXXXXX、XXXXXX、XXXXXXXX。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所购的“物品”。)
(4)评选“识字大王”。
(五)总结。
同学们真能干,不仅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还用自己的办法认识了好多商标上的字,老师希望你们以后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认识更多的字。教学反馈:
板书设计:
dōng xi
东 西多
自 选 商 场
买东西 方便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 2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2.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去。
(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儿童乐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
一年级数学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科书35—36页,例9及做一做。练习九第6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能准确的计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三)德育渗透点
进一步感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100以内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
(1)40是( )个十
(2)45里面有( )个十( )个一,4个十和5个一是( )
(3)38里面有( )个十( )个一,3个十和8个一是( )
2、口算(出示口算卡)
①6+3=②5+8=
③9-4=④15-7=
⑤8+9=⑥15-6=
⑦14-6=⑧4+6=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通过口算练习,同学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掌握。那么,如果再给你一些比20大的数字,让你计算加减法,你能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教师边口述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9
(1)用小棒摆一摆。
请同学们先摆出4捆小棒,明确:它们代表4个十。(板书:4个十)
再摆出5根小棒,明确:5根小棒代表5个一。(板书:5个一)
请同学们把两部分合到一起,讨论一下,一共有多少根?
引导学生明确: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所以一共有45根。
4个十是40(板书:“40”)
5个一是5(板书:“5”)
教师讲述:40加5(边口述边板书上“+”)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所以40+5=45(板书:“45”)
(2)引导学生讨论总结40+5的计算方法。
把40看成4个十,5看成5个一。
40+5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
所以4O+5=45
(3)教师出示:60+3
引导学生思考用小棒怎样表示,学生叙述教师在投影仪上演示。
引导学生说出:把60看成6个十,3看成3个一,
60+3就是把6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63
所以60+3=63
(4)反馈练习
①做一做第1题,第(1)小题。
投影出示题目,学生摆小棒。
明确:5捆小棒是5个十,也就是50
6根小棒是6个一也就是6
5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56
列成算式是:eq x(50) eq x(6)=eq x(56)(填书)
②让学生边说算法边计算出结果。
30+4=20+8=50+2=
3、教学:“45-5”
(1)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试着算出45-5=?说一说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45是4捆小棒和5根小棒组成的,也就是4个十和5个一,减去5就是去掉5个一,还剩4捆,就是剩下4个十,也就是40
所以45-5=40。
(2)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45是4个十和5个一,45-5就是从4个十和5个一中去掉5个一,还剩4个十也就是40,所以45-5=40
(3)学生试算63-3(板书:63-3=)
引导学生说出:63是6个十和3个一,
63-3就是从6个十和3个一中去掉3个一,还剩6个十,也就是60,所以63-3=60(板书“60”)
把例9填充完。
(4)反馈练习
①做一做第1题,第(2)小题。让学生看书摆小棒填书启发学生说出想法。eq x(35) eq x(5)=eq x(30)
②计算并说出算法。
36-6=
48-8=
4、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
想一想:5+40=□(板书)应该怎样计算?
(1)可以启发学生再摆一摆小棒,引导学生明确:
5+40表示5个一和4个十合起来,得45。与例9:“40+5”只是加数的位置不同,但结果相同。(板书结果“45”)
(2)反馈练习
①试算2+50并叙述计算方法。
②自己编几道同类加法口算题,再颠倒位置口算。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2.3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十和5个一是( )
3、看图写算式
四、全课小结
让学生结合例9说一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36页练习九6题。
大班语言教学设计《数数》 4
大班语言教学设计《数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大小声音的控制,以及绕口令《数数》的学习并熟料掌握。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敢于大胆想象的`能力。
3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绕口令基本训练的同时,也让他们在课堂中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从而产生自信,大胆,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能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声音大小的控制,熟练掌握绕口令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师生相互问好
2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大和小”,我们的声音也可以变大和变小。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声音大小的相关训练)
二 新授
1 大家喜欢捉迷藏吗?今天啊,有几只小动物也来到我们课堂,想要和在座的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欢迎吗?好,掌声有请他们隆重出场。
2 将小动物的某一特点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辨别是什么动物。
王 长脖子 肥胖 红眼睛 吱吱叫
分别是(虎 鹿 猪 兔 鼠)
3 请学生闭上双眼,小动物们先藏,让学生一一在ppt当中找到谁分别藏在什么地方,并让孩子依次跟读。
4 出示整个绕口令内容,让孩子齐读并快速记忆
5比一比,赛一赛,以小组为单位熟练的说出来绕口令内容
三 小结
孩子们,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小动物成功找出,下面该到我们藏得时候了,课间的时候请大家一起到操场继续游戏好吗?
数一数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2、学生每人准备20个小正方体。
3、教师准备10个正方体模型。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谁能从1数到100?他是几个几个数的?为什么29后面的数是30?
2、刚才他一个一个地数了,谁能5个5个地数?
3、你们能10个10个地数吗?为什么你们数了90后数的是100呢?
4、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100,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数的比较快呢?
(设计意图:以数数活动为引子,既回顾了已学知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又使学生体验了有多种数数的方法,为新课数数部分的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二:
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数过的这些数外还有别的数吗?(出示课件资料图片)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大数?谁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
3、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活动三:
1、(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这是一个什么物体?(出示课件大正方体与小正方体对比图)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汇报完后)谁估的比较接近呢?我们还是来数一数吧。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数出来呢?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怎样数比较好。(学生分5人小组活动,每组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每人20个小正方体,合作讨论数的方法)
3、小组汇报:可以怎样数?(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操作演示)
4、哪一组数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一起来这样数一数。(课件演示由10个小正方体到一条,由一条到一层的过程)这就是大正方体中的一层,这样的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是怎样数的?(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5、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一层是100个小正方体,那么在大正方体中有这样的几层呢?(课件演示由10层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一起数数看。
6、那么要知道大正方体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就可以象这样几个几个地数了?数了几个100?10个一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设计意图:出示大正方体后先让学生估一估其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数一数,这是一个较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讨论后,评价选择出较好的数的方法,在数出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后,再数出一共有这样的十层,发现可以一百一百的数,得到10个一百是一千的结论。这一部分有效的利用了课件,由抽象到具体,突破了重难点,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7、我们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如果有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呢?4个呢?5个呢?现在你们是几个几个地数的?为什么这样数?那如果有这样的10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一起数数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板书:10 个一千是一万)
8、现在如果有7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并教学了数几千的数,一个一个大正方体的出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提问有7个大正方体后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为以后学习大数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活动四:
1、请同学们感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2、请同学们感受十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3、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是50张纸,两本就是100张,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说一说,并用手比划出它的厚度。
4、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5、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6、现在你们知道一千和一万谁比较大吗?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教学,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但巩固了10 个一千是一万,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更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活动五:
1、我们在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个就作为了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谁是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呢?一千一千地数呢?一万一万地数呢?(板书:个、十、百、千、万……)
2、在这些计数单位中,哪个计数单位最小?哪个计数单位最大?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3、我们在写数时,为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数就会把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这些数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要表示几个一,数字就要写在个位上,要表示几个十,就要写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几个百,就应该写在什么数位上?要表示几个千呢?要表示几个万呢?(板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4、那么你能在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从右边数起第几位是千位?第几位是万位?为什么?
5、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书28页的填一填。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体验了一千和一万的大小后,继续认识到千和万都是计数单位,他们对应的数位是千位和万位,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到他们,提问学生为什么以引导他们了解从右往左数位依次增高,计数单位依次增大,进一步巩固对千和万的认识。)
活动六: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我会填: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 )是一千,( )一千是一万;千位的左边是( )位,千位的右边是( )位,百位的( )边是千位。
3、出示书29页说一说的正方体木块图,先让学生小组试做,在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出示书29页的涂一涂,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提出要求:想一想怎样涂才能使涂出的方格数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238个小方格。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相互评一评。
(设计意图:通过我会填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说一说木块图的数法是为了掌握大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大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打好基础,涂色的练习是对前面练习的补充,前面是看形说数,后面是看数摆形,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 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引导学生听清老师的问题,能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3、激发和培养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和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数学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并能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教学准备:
课件,3个不同颜色的7间纸盒子房子,若干标有不同数字宝宝的礼物盒子
教学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小猴子搬新家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小猴子家做客好不好?在轻松快乐的数字歌中开火车进教室。
二、看图讲故事。步入主题
提问1:我们在去小猴子的家路上都遇到了哪些好朋友?数一数它们都有几只?可以用哪个数字宝宝来表示?我们一起把数字宝宝请出来好不好?让学生讨论并回答出看到了几只小鸡、小狗、小羊等,引出数字宝宝1、2、3、4、5、6、7
提问2: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排一样的队形吗?引导幼儿不受排列形式影响,能判断出数字宝宝是多少。
三、送礼物游戏,升华主题
你们看,小猴子宝宝们都来接我们来了,有几只小猴子呀,老师给小猴子们准备了礼物。跟着老师一起和小猴子们打招呼吧,我们一起把礼物送到它们家去好吗,引导幼儿根据房子颜色和房子上的数字不同,把不同数字礼物送到小房子里面。
四、小结活动,活动延伸
小猴子们可高兴了,因为我们小朋友在做客的时候最讲礼貌了,还给它们带了礼物,以后我们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小朋友知道了吗?你们看,天快黑了,我们一起跟小猴子道别唱着歌坐车回家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一数》教案 7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2.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去。
(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儿童乐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
《数一数》教学设计 8
设计理念:
这是小学生的第一堂数学课。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示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了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为此,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努力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融洽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而且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使学生首先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学习过程有趣,为今后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开个好头。
2.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学中要通过教师亲切的语言和正面积极的评价、鼓励,让学生喜欢观察,让学生从观察中得到乐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3.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思维的灵活性。“美丽的校园”中人与物的数量非常丰富,教学中教师既要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又要鼓励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善于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叔叔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使学生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学习重难点:
数数的兴趣和方法的培养;
学习准备:
每个学生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学生数数)
老师很高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 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 我说二,你说二, 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 身上长着许多二, 鲜红领巾胸前戴,
学习数学做练习, 二只手来二只脚, 三只角和三条边,
就要用到纸和笔。 还有眼睛和耳朵。 小朋友们真喜爱。我说四,你说四, 我说五,你说五, 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 五星红旗迎风舞, 六一节日多快乐,
四只角来四条边, 国旗上有五颗星, 唱歌跳舞做游戏,
用它读书和写字。 我是一颗小星星。 祖国儿童真幸福。我说七,你说七, 我说八,你说八, 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 一起去帮老大妈, 老人节在九月九,
双休在家要读书, 你扫地,我擦窗, 尊重长辈有礼貌,
还帮妈妈做家务。 乐得大妈笑哈哈。 人人夸我好宝宝。我说十,你说十,
两只手上有手指,
十个手指用处大,
学习雷锋做好事。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1. 激发观察兴趣
我们都是小学生了。现在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将书p2-3画面整体呈现]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到学校来上学了。大家仔细看一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呢?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视情况进行适当的追问:还有吗?
2. 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有几面红旗?
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并加上圈。
教师:有几位老师?
在国旗的下面出示老师图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课件同时在两幅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
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
此时不再单独出示教学楼的图。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可仿照⑴进行教学,但教学形式要适当加以变化。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说数。
附: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表数量 人和物 1 国旗,楼房,老师…… 2 农房,单杠,跳绳的学生,讨论问题的学生,向校园走来的学生…… 3 石凳,踢足球的学生…… 4 垃圾筒,小气象站里的学生…… 5 校园外的楼房,国旗上的五角星…… 6 花坛里的花,校园周围的大树…… 7 鸽子,锻炼身体的学生…… 8 校园外绿地上的树,戴红领巾的学生…… 9 所有女同学 10 所有男同学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 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
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
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
2.认数字卡片。(进一步了解认数情况)
3.按方位数数。(使学生逐步明确到位,易于今后学习)
4.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估计、猜想及口头表达、实践能力)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的东西。看谁把数学知识学得更好,用得更好!
《数一数》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能将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并用点卡表示数量。
2、初步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教学准备:
积木若干、水果若干、蔬菜若干教学过程:
一、数数积木有多少。
⑴积木分一分,教师出示一筐积木,我们来玩积木了,可它们怎么跑到一起去啦!怎么办呢?请一名幼儿将积木分类、分开摆放。
⑵每种积木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数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数目?教师引导鼓励幼儿提出用点卡表示积木的数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⑴介绍活动。教师:这里有许多水果、蔬菜宝宝都还没有分,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⑵幼儿个别操作:幼儿将一篓里的水果、蔬菜分开,并数一数没一种有多少,用相应的点卡表示。教师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X个玩具用点子X表示。
三、幼儿集体操作:
每组一篓玩具,请幼儿用玩具找点卡。教师讲评。
四、送玩具回家。
我们现在送水果宝宝和蔬菜宝宝回家吧。
请幼儿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应的地方。
数一数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2~5页内容。
教学设计说明
在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使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数数活动。
刚入学的儿童对课堂学习还不太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观察画面往往只对其中色彩、人物等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个特点,在出示挂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让学生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
2、面向全体同学。
注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等情况,特别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发现学生有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熟练观察、逐一点数……让学生有一个学习数学的良好开始。
3、自然渗透品德教育。
这节课的设计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一、 谈一谈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课本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一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同桌小朋友互相数一数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其数一数。)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此处,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按要求去观察,去数数。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老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一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可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通过画面“美丽的校园”,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言语表达能力。)
①、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生1:一面国旗。
生2:一座楼房。
生3:一位老师。
生4:一个玩双杠的同学。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好。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②、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
生1:有2个同学在跳绳。
生2:有2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
生3:有2个同学在看书。
生4:有2个同学正进校门。
……
师:(表扬)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有2个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2个同学很懂礼貌,在向老师问好;有2个同学在看书,讨论问题。那么,2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敬礼、2个同学看书等等,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③、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学方法同①、②。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事物时,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如果回答是“数出来的”,可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
师:(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正确。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做事要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接下来,我们看哪位同学数得好?
可指名几个学生再顺序地数一数各数。
④、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让学生再对照教科书第4页、第5页看一看每个集合圈里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顺次认、打乱认)。
3、数一数身边的实物。
(通过数身边实物的个数,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a、鼻子、眼睛、嘴、耳朵、手指头、纽扣。
b、门、窗、灯、条帚、桶、黑板。
c、第一排同学的人数,第一行同学的人数。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好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一些实物的数量。大家数得都很认真,数得很准确。放学后,你们可再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一年级数学教案 1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第二课时(P94-95)。
二、教学准备
光盘、统计图、卡片、挂图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针对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一定合作交流学习的基础及具有初步的统计知识,故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喜欢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策略选择】
这节统计活动课主要是通过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做好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融为一体。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创设熟悉的情境,自然的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个星期四我们都要上“活动课”,喜欢上吗?老师这儿有一张图,我们向大家介绍“活动课”的一些情况。(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活动课”情境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共同探讨,学习新知。
师: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统计了什么吗: 在“红、黄、蓝、粉”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呢?请拿出卡片,把你喜欢的颜色写下来。(此时,光盘播放音乐)
师:大家都写好了吗?组长收集一下。看来,大家喜欢的各不相同,那小精灵想知道我们喜欢颜色的人数是多少,该怎么办呢?(指名学生回答)
师:我们看看同学怎么说的?(播放光盘中同学回答这个问题是的画面)
师:新同学建议你们明白吗?我们准备开始记录了。请拿好纸和笔。(在教师报的时候,学生会出现来不及记录的情况,教师要捉住这一契机,问:你们为什么来不及,你是怎么记得呢?有没有同学们记下来的?)
师:现在,我们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播放光盘:新同学回答这个问题的画面,此时,小结:两方面同时进行:打钩,画○的方法都能又对又快地记录,)
师:为什么“正”字法,同学们认为是更好的方法呢?(播放光盘中教师重点介绍的“正”字法)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比较,你们和同桌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统计方法比较适合你呢?(学生展开讨论)
师:谁来说说?(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连续在光盘和真实的课堂中来回切换,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相对竞赛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问题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且光盘的回答也能最大限度上补充学生相对不足的答案)
师:现在,你们都选好了自已喜欢的统计方法吗?我们重新开始,来进行记录了。
(此时,学生经过了对比,自已亲身操作,都有了一定的统计知识的认知了)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统计结果?(投影出示:学生的统计结果)
师:如果,我们现在有“涂方格”的方式开表现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又该怎样表示呢?请打开书本第95页,看小精灵是怎样涂方格的?同桌交流一下。
师:(贴出挂图)谁来说说: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该怎样表示呢?(放手让学生讲述),从这张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小结:通过统计,同学们都有很多的收获,看来,统计的作用可真不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统计。比如说,要知道我们班每个月有多少个同学过生日,就要用到它。(设计意图:通过数、看、比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中,从中真切体验统计的的操作过程与统计魅力,也意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练习巩固,深化新知(略)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由课内的应用拓展到课外的实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数一数》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数学思考: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解决问题:能够按物计数,正确地说出一类物体中按一定标准分类后的数量;能按一定的次序、方法进行数数。
4、情感与态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同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内容渗入其中,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
彩色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数学乐园!在每天的数学乐园时间里啊,小朋友们将和老师一起去探索数学奥秘。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你知道了它的小秘密后,就能增长自己的本领,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1、我们很多时候都要用到数数,你能从1数到10吗?谁来试一试?
2、借助手指数一数:
(1)伸出一只小手,数一数有几根手指?
(2)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两只小手有几根手指?
(3)师生一起一边伸手一边数数。
二、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彩色挂图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兴地来上学了。
2、数图中的数
(1)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能告诉老师吗?
(2)能数出它们的。数量吗?
(3)配合学生回答,贴上一面国旗的图片。
(4)请全班同学一起说。
(5)大家能不能像他那样带上数字说一说图上有什么?
(6)说给同桌听。
3、交流:谁能把自己的发现大声地说给同学听?
学生数到10以内相应的数字时,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集合图片和数字。
4、图中数量是1的还有哪些?
从小到大依次引导学生说出刚才没有发现的事物的数量。
5、认读1~10各数。
(1)从小到大读。
(2)从大到小读。
(3)打乱顺序读。
6、数身边的实物
(1)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那么多事物的数量都能用数字表示,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1~10这些数来表示?
(2)学生自己准备。
(3)当小老师:学生可以拿着自己数好的东西,向大家提问。
三、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这个美丽校园里的红旗、鲜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其他东西,回家后,数数家里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再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
《数一数》教学设计 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27—29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2、学生每人准备20个小正方体。
3、教师准备10个正方体模型。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谁能从1数到100?他是几个几个数的?为什么29后面的数是30?
2、刚才他一个一个地数了,谁能5个5个地数?
3、你们能10个10个地数吗?为什么你们数了90后数的是100呢?
4、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100,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数的比较快呢?
(设计意图:以数数活动为引子,既回顾了已学知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又使学生体验了有多种数数的方法,为新课数数部分的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二:
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数过的这些数外还有别的数吗?(出示课件资料图片)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大数?谁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
3、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活动三:
1、(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这是一个什么物体?(出示课件大正方体与小正方体对比图)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汇报完后)谁估的比较接近呢?我们还是来数一数吧。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数出来呢?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怎样数比较好。(学生分5人小组活动,每组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每人20个小正方体,合作讨论数的方法)
3、小组汇报:可以怎样数?(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操作演示)
4、哪一组数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一起来这样数一数。(课件演示由10个小正方体到一条,由一条到一层的过程)这就是大正方体中的一层,这样的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是怎样数的?(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5、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一层是100个小正方体,那么在大正方体中有这样的几层呢?(课件演示由10层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一起数数看。
6、那么要知道大正方体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就可以象这样几个几个地数了?数了几个100?10个一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设计意图:出示大正方体后先让学生估一估其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数一数,这是一个较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讨论后,评价选择出较好的数的方法,在数出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后,再数出一共有这样的十层,发现可以一百一百的数,得到10个一百是一千的结论。这一部分有效的利用了课件,由抽象到具体,突破了重难点,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7、我们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如果有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呢?4个呢?5个呢?现在你们是几个几个地数的?为什么这样数?那如果有这样的10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一起数数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板书:10 个一千是一万)
8、现在如果有7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并教学了数几千的数,一个一个大正方体的出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提问有7个大正方体后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为以后学习大数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活动四:
1、请同学们感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2、请同学们感受十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3、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是50张纸,两本就是100张,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说一说,并用手比划出它的厚度。
4、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5、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6、现在你们知道一千和一万谁比较大吗?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教学,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但巩固了10 个一千是一万,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更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活动五:
1、我们在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个就作为了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谁是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呢?一千一千地数呢?一万一万地数呢?(板书:个、十、百、千、万……)
2、在这些计数单位中,哪个计数单位最小?哪个计数单位最大?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3、我们在写数时,为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数就会把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这些数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要表示几个一,数字就要写在个位上,要表示几个十,就要写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几个百,就应该写在什么数位上?要表示几个千呢?要表示几个万呢?(板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4、那么你能在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从右边数起第几位是千位?第几位是万位?为什么?
5、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书28页的填一填。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体验了一千和一万的大小后,继续认识到千和万都是计数单位,他们对应的数位是千位和万位,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到他们,提问学生为什么以引导他们了解从右往左数位依次增高,计数单位依次增大,进一步巩固对千和万的认识。)
活动六: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我会填: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 )是一千,( )一千是一万;千位的左边是( )位,千位的右边是( )位,百位的( )边是千位。
3、出示书29页说一说的正方体木块图,先让学生小组试做,在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出示书29页的涂一涂,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提出要求:想一想怎样涂才能使涂出的方格数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238个小方格。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相互评一评。
(设计意图:通过我会填的练习,进一步巩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说一说木块图的数法是为了掌握大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大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打好基础,涂色的练习是对前面练习的补充,前面是看形说数,后面是看数摆形,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数一数》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是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难点
1.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
2.准确数出物体的数量,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数数结果。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大家高兴吗?你们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呢?下面老师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美丽的校园吧!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
教师:瞧,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仔细看一看、数一数,你们都有哪些发现呢?
学生汇报:有一位老师,许多小朋友,一面红旗…… 2.教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物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每种物体到底有多少个。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图中有哪些数量是1的事物呢?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说得真不错。像“1位老师、1面红旗、1个足球、1座教学楼……”这样数量只有1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带领全班学生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事物。
教师:下面我们找一找数量是2的事物,谁来说说看多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像这样数量是2的事物,我们就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用数字“2”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请全班学生读一读。
(3)依次数出数量为3-10的事物,教学方法同(1)(2)。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教师依次出示3-10的数字卡片。
(4)教师:翻看课本第4-5页,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互动,按顺序依次说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三、反馈完善
1.小结数数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刚才我们数了很多事物,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预设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做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2.认读1~10各数。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十个数字,现在你能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摆一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数字卡片,摆给同桌看。
学生同桌互相摆数字卡片,教师巡视。教师:你会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读一读吗?学生齐读1-10各数。
3.巩固练习。
4.联系实际生活,数身边的实物。
教师:看来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都能用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观察,汇报。
四、课堂作业
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和数量
《数数的策略》教学设计 15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本79页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区分“之间”和“从…到…”。
2、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区分“之间” 和“从…到…”的含义,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并区分“之间” 和“从…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数数的复习: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学过哪些数呢?能从小到大数一数吗?
(2)序数的复习
师:你还记得排队中的知识吗?请看这幅图,从前往后数,这个小男孩排第几?这位阿姨呢?
【设计意图:通过数数和序数的复习,唤起了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为后面例题做好准备。】
二、创设现实情景,引导学生数学思考
2、帮小宇找小红花
师:小朋友们真棒,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那么扎实,那你能帮帮小宇吗?请看,他在一边哭泣了,他的小红花不见了,你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出示小红花图
师:红花都是按顺序地串成一串,请仔细观察,你从红花的编号上发现了什么?
师:那么缺了哪些编号的红花,共缺了几朵?
师小结板书:小宇的红花是在8和13之间遗失了,共遗失了4朵
刚刚我们是运用数数的方法来帮助小宇找到遗失的小红花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用数数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揭题)
【设计意图:通过“帮小宇找小红花”来让孩子提前接触“之间”的意思,从而为后面例题作审题铺垫。】
3、新授例题6
师:小宇找到了小红花就高高兴兴去动物秋游了,你看,他们来到了熊猫馆。熊猫馆里种满了竹子和树木,有些在排队的小朋友都被挡住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信息和问题?
师请生边指着图片中的信息边说:队伍中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问题是: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师追问:小丽排第10,那么小丽前面有多少人?
小宇排第15,小宇前面有几人?这些人包括小丽吗?
那么问题中“之间”又怎么理解呢?
师:信息找到了,问题也知道了,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谁会,动脑筋想一想。
生展示:(我是通过数一数的方法解决的。学生可能心里知道,但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方法,若他说不出来,可适当引导)我是这样想的,小丽和小宇之间不包括小丽和小宇。小丽排在第10,我就从第11开始数,11、12、13、14。所以他们之间有4人。(边指着边说)(引导他们一定说完整)(1-2人说)
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板书出数一数和他数的过程
师小结:刚刚这位同学是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
让学生思考,若学生想到了就展示,若没有想到可适当引导。
师:你们看,这些图中的小朋友都被树木挡住了,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假如这些树木都搬走了,中间挡住了几位小朋友呢?我们能用简单的图形表示这些小朋友吗?
生:用“O”代替。
师:好,这个方法不错,那就用最简单的图形代替这里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画画吧。这个“O”代表小丽,她排第10,接着后面还排着一些同学,第11、第12、第13、第14、第15,第15就是小宇,所以这个“O”代表小宇,请看,小朋友们就用“O”代表画出来了,
那么求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多少人?就是求这图中的哪些部分?
师让生上台指画。
师作相应的板书
师请生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解题过程。
师小结:刚刚我们利用了画画的'方法解决这道题(师板书)。同一道题,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设计意图:从审题到解题,再到方法的比较,让学生解题的步骤形成基本的印象,同时进一步掌握数数和画图的解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师:小宇看完了熊猫馆就来到了花果山,你看,这里好多猴子,谁来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师:有同学说画图,那么你打算用什么图形代表这些小猴呢,请你在练习纸上尝试画一画。
师让生画,然后把学生作品展示在投影上,师生评价。
(2)图
对于这道题,请你自己审题,自己在练习纸上解决。
【设计意图:两道例题的模仿题,第一道,教师带着学生审题,第二道放手让生自己审题,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解决。】
(3)
师:他们看完了小动物们表演,坐在一边准备休息的时候,看到了滑滑梯,得到了老师允许后,他们又在滑滑梯玩起来了。哎?怎么东东在这边排第8,反而玲玲在这边却排第4,他们是怎么排的啊?
生指出这幅图的顺序
师请生在练习纸上解答,最后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此题的排队顺序与前面题目不同,师提示学生审题后在让生解答可减少学生犯错机会,同时让生明白理清顺序的重要性。】
四、全课小结,交流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数数策略解决问题
上一篇:奇异的琥珀教案9篇9-15-24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