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11篇9-15-69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8 课《文章标题更醒目——制作艺术字》,是在学生对Word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制作图文并茂电子报的初步知识。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艺术字的插入方法及简单的编辑处理和修饰,教学重点是艺术字的插入方法、艺术字大小、位置及形状的调整方法,教学难点是设置艺术字的阴影与三维效果。
本课内容制作艺术字,从表面上看是针对文字的处理,其实质是在Word中编辑图片。艺术字作为一种特殊的图片,既有图片特征,又有文字特征。如:通过控制点调整大小、移动位置、调整形状等均为图片操作技法,而插入艺术字过程中编辑文字这一项,又跟上一单元所学文字的修饰完全相同。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隐隐约约感觉到艺术字类似图片(因为金山画王中的《用卡通拼图》一课中有过类似操作),但这方面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没必要跟学生作细致介绍。因此,教学中把大小的调整、位置的移动作为新知识让学生探究。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Word中对文字的基础编辑方法后的第一课,在此之前,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对文字的字体、字号、字的颜色进行操作,而艺术字具有特殊的造型、丰富多变的色彩,这些特征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很高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艺术字的插入方法;
2、使学生学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位置、形状,会设置艺术字的'特殊效果;
3、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演示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本课教学中,插入艺术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菜单,另一种是使用绘图工具。实际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学生机上Word程序中的绘图工具栏是关闭的,对于绘图工具栏的打开操作,在第一单元第一课《创建Word文档》中已经学过,非本课知识点。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便于发现艺术字插入工具,在课前提前指导学生打开绘图工具栏。
二、素材选取:
本课教学设计以即将到来的学生较熟悉的母亲节创设情景,目的在于让学生以对妈妈的爱为学习出发点,调动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做,能够激发部分厌学的学困生再次萌生努力学习的决心。另外,艺术字除了用作文章标题外,学生更喜欢用它去制作贺卡,以母亲节贺卡为题材,学生创作时能够带着自己对母亲的爱去创作,不仅学生会努力开拓思维,而且作品的内容会十分严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般不会随意输入。(实践中学生创作时,有的学生没想好,即使一个字不写,他也不会在给母亲的贺卡上胡乱输入)
三、环节设计:
本课教学共分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情景导入:
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氛围,以“母亲节你想跟妈妈说些什么”切入,以课件《妈妈我爱你》引出课题。
2、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针对插入艺术字的方法、调整方法展开探究,通过学生演示汇报交流新知。其中插入艺术字方法上,注重学生演示准确性的同时,鼓励插入方法的多样性。调整艺术字时,依据学生探究情况老师作适当补充,在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老师进行演示教学,指导学生认识到调整的关键步骤。对于艺术字特殊效果的设置,首先以艺术字欣赏的形式引出,向学生指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特殊的效果能够使主题更突出,然后组织学生参照课本介绍自学自练。
3、大显身手:
本阶段利用课件给学生明确任务及要求,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大胆创作。
4、作品展示与评价
通过学生作品展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互动评价,发现别人优点,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5、收获与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本课所学知识与技能,分享学习的成就与快乐,同时以母爱的伟大与母亲的艰辛付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上饶市一小的信息技术教师,很荣幸与大家共同交流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路和具体做法。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动画—进球了》。
《有趣的动画》是我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五册第九课中的内容,是POWERPOINT知识的精华,是在初步学习了制作动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一课,对于帮助学生学会设置图片透明色;学会合理选择素材用复制、移动的方法丰富动画,以及掌握如何选择合适并设置动画效果,有着重要的帮助。整合了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体育教育,是一堂内涵十分丰富的信息技术课。本课时容量大,但难度不大,并受到学生的喜爱。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课前制作了一个学件,发送到每台学生机的桌面上,教学设计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
首先播放一个98年世界杯背景
这些进球精彩吗?你们知道吗,在powerpoint中,老师也能让进球的精彩瞬间重现,想看吗?
播放(幻灯片2)“进球了”动画
感觉怎么样?没想到powerpoint也能做出这样动画吧,想学吗?
二、主题探究
要学做动画,先要理解什么是动画?一个个连续的画面按顺序播放出来那就是动画。要设计这个进球动画,先要有一个球场,然后再有一连串的足球在进球路线上每个位置按顺序闪烁,这样就可以实现进球了。
三、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尝试制作
1、设置背景。
(1)我们先来建造一个球场,也就是设置一个背景,先看老师做。
(切换到幻灯片3)
(教师讲解演示)在空白编辑区右键—背景—填充效果—图片—选择图片—插入—确定—应用
(2)这是前面学过的,请同学们完成
2、插入图片
球场有了,要实现进球还得有足球,我们来插入一个足球图片。
(切换到幻灯片4)
这也是前面学过的,请同学们完成
3、设置透明色
接下来进入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了。为了解决本课重难点,我采用分步教学,每步使用教师演示-个别学生演示-全体学生完成,并由小组长帮助个别差异较大的同学,回报本组同学完成情况。
足球插进来了,看看这个足球周围是黄色的边框,黄色边框不去掉做出来的动画会是怎么样的呢?谁来说一说(生:足球会带着黄色边框飞行)
(2)Powerpoint中有个有个神奇的工具可以把黄色边框去掉,这个神奇的工具就是设置图片透明色的工具。
瞧老师怎样运用神奇工具的。(切换到幻灯片5)
(教师讲解演示)选中图片—视图—工具栏—图片—(这是一个powerpoint简单处理图片工具箱,哪一个是设置透明色呢?图标下面有文字说明,这个是。)设置透明色,点击选中它,光标移到黄色边框,点击一下,黄色边框不见了。
(3)同样我要请一位同学上来把刚才的足球图片再插入一张,并把黄色边框设置为透明,哪位同学来? (一位同学示范,完成后鼓掌,再来一位同学完成,然后全体同学完成。)
4、添加闪烁效果
(1)背景、足球都有了,下面关键是让它动起来。这可有点难度,请同学们仔细看,比比谁能记住老师的操作步骤。(切换到幻灯片7)
(教师讲解演示)选中足球图片—右键—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进入—
其他效果—闪烁一次
在效果的选项里,”开始”选”之后”,”速度”选”非常快”。
(2)同样我要请一位同学上来为图片添加动画效果,哪位同学上来?
(一位同学上台示范,完成后鼓掌,再上来一位同学。如有不会的让学生空手指导)
5、复制粘贴
先看看效果,3个足球动起来了,可是怎样设计才能让足球飞出美妙的弧线直入球门呢?(学生讨论,生:再多次重复插入图片,设置透明色,设置效果,并摆放好位置)
这里再放两个球,就可以实现进球了,请(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上来做做,真是肯动脑子的电脑天才,现在有个问题,这个球比人还大,老师这个动画有几个球?(生:12个)让你按刚才那样做,你会觉得怎么样?(生:很烦,太多了)
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想不想见识见识?
这里第一个球设置好了,后面我只要复制再粘贴,并将复制好的足球往球门方向一个接着一个地放好,就会产生进球的效果(球的个数不是固定的,多一些,少一些,都可以,只是球快慢有些变化)(切换到幻灯片7)
(教师演示)把足球图片复制并粘贴12张左右,并将复制好的图片往球门方向一个接着一个地放好。
我们来看一看
6、完整演示
现在明白了球是怎么进的吗?
设置背景、插入图片、设置透明色、添加闪烁效果、复制粘贴就这五个过程。
这时候请同学们来说,指导我来再完整制作一遍好吗?。
再请一位同学可以在这张空白幻灯片上把完整的进球动画制作出来呢?
全体同学完成完整操作过程
四、小节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应用闪烁效果实现了动画制作,除了可以制作进球动画,还可以合理使用素材制作其他动画,比如龟兔赛跑、气球飞天,小鸟飞翔等,(播放幻灯片14、15)每个同学都来一试身手吧,将快乐与身边人共享,让我们一起在世界杯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这节课不论是新知识的呈现,还是情景的设计,都能紧紧地抓住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学习中应用,分步任务驱动,提高了课堂实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充分让学生主体参与、体验感悟,是一定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圆满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
谢谢各位,我的说课完毕。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聪明的机器人卫士——避障传感器》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第9课第二课时的内容,在前几课时中,学生已经认识了避障传感器,掌握了避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仿真环境的设置等基础知识,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编写避障程序的方法,同时为后续学习其它传感器打下良好的编程基础,因此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生是五年级学生,学生有一定的LOGO语言学习基础,素质较好,有较强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永久循环模块、条件判断模块、避障传感器模块、高速电机模块的使用方法与作用。结合不同任务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模块进行编程。
2、能够结合仿真环境中机器人运行的情况,分析解决遇到的问题,对程序进行调试。
过程与方法: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探究中,形成科学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及抗挫折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程序。
教学难点:条件判断模块、高速电机模块的使用方法,程序的修改调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自学任务提示课件。
学生方面:要求学生对先前的知识掌握比较好,能熟练使用诺宝编程平台。
设备方面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投影仪等。
六、教法和学法:
机器人课的教学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任务驱动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置身于自主探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态氛围中,注重对学生学习经验的培养,注重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出现,通过从简单到复杂任务设置,使学生感悟更多,收获更多。
七、教学过程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这样五个环节
1、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上课伊始,我是这样说的,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需要找一名最聪明的机器人卫士来看守,想不想让你们的机器人成为最聪明的卫士?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我又提出这样的思考问题,能完成这样任务的机器人应该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避障传感器的使用。
设计意图:使用这样的谈话法导入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近,让学生认识到机器人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及学习的热情。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布置任务:永久循环等四个模块的使用方法。(课件)
组织分组:生自由分组。
(2)执行任务:
生:利用教材及实践操作,合作讨论等方式。
师:巡视指导,参与。
(3)汇报交流:
生:汇报、质疑、补充、解答。
师:引导、点拨、释疑。
设计意图:
(1)采用小组探究学习法,意在让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2)分组汇报交流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意在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思考,取长补短,也为下面的学习扫清障碍。
(3)让学生在黑板上排列四个模块的顺序,同样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而且渗透编程方法,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上机编程,仿真运行
(1)布置任务:编写机器人躲避前方障碍物的程序,并仿真运行成功。
(2)执行任务:
生:尝试编程并试运行。
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修正程序:
生:演示操作并解读程序,其他同学观察、质疑、补充、解答。
师:引导、答疑、补充。
(4)检验黑板上同学们板书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
(1)上机编程,锻炼学生动手、动脑、逻辑思维的能力。
(2)汇报交流:让学生通过程序展示,既检验学习成果,而且同学们也将本课的难点一一摆出,集大家的智慧,分散了难点,使难点逐一击破。
(3)检验板书:通过编写出的正确的程序流程图验证板书的正确性,加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提高、拓展应用
(1)布置任务:导入时提出的任务,保护镇馆之宝。(围绕圆形障碍物走)
生:个体或以组为单位自主尝试编写程序及仿真运行。
师:监督、巡视、记时。
(2)成果展示:
生:展示成功同学的程序,并介绍编写意途和构思,其它同学聆听,汲取经验,互相学习。
师:鼓励,赞扬,聆听。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既有巩固,更有提高的作用,此部分的设计完全考验学生对四个模块的灵活运用水平,对知识的触类旁通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编程态度。并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5、经验总结、课后思考:
生:总结本课学习收获。
师:总结本课知识点,提出希望。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也能带着问题走,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八、设计意图:
为了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我在组织教学、把握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以及没有被学生关注的问题上稍加提示,都意在起抛砖引玉之功效,极大限度的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发挥、去创新的空间。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尽量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九、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一节机器人课,“避障传感器”的相关知识是比较枯燥、抽象的机器人语言,通过这节课学生的行为,已将知识诠释的通俗易懂。本课主要体现了三大特点是“新、实、活”。
一、“新”。本节课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体现了一个“新”字。
教学结构上,一改传统讲授为主的特点,只发挥了“引”的作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创新的学习中,克服传统教学主动接受知识的毛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上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广播、示范、监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方法上,学生互相质疑,转换教师、学生角色,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中,自主探究,既培养了合作精神,也提高了操作能力。
二、“实”。本课没有“蜻蜓点水”的现象,处处体现了一个“实”字。
1、选题真实。选择的活动主题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习的主题。也就是为我们阿城博物馆挑选一位看守镇馆之宝的卫士。
2、知识点落实的扎实。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是学生提出来的,老师又归纳总结分类形成四个组,每个组研究一部分知识,学生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探究、实践、讨论、互相学习的方式将知识重难点分教研,化整为零,逐个击破。而且在学习高速电机模块、永久循环模块他采用了知识牵移的方法来完成的。编程时为降低难度,他采用充分发挥流程图的优势,让学生上黑板上贴流程图。
3、课前准备的充实。
在学习避障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这一部分,教师自制了一个小的演示课件,直观生动的课件将抽象的知识一下变的直观了。
学生在自学、小作合作及汇报几个环节,教师都有学生的学习提示,汇报要求等文字材料。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法。
4、展现出来的是朴实。
为什么朴实,因为这就是我们平时教学中的一节课,没做任何修饰的一节实实在在的课。
三、“活”。在本节课上的鲜活是最明鲜的特征。每个细节似乎都是在动态的氛围中完成的。
1、任务的布置是动态的。想让你的。机器人成为博物馆的卫士吗?——机器人卫士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怎么样赋予机器人卫士智慧——让机器人在仿真环境中执行任务。
2、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是活的,教师没定性要求,那些同学学什么,而且根据同学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到对应的研究小组,而且是可以自学,也可以和旁边同学一起研究学习。
3、任务的完成的过程是动态的。学生从选择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过程——初步完成任务——展示汇报——评价交流——再修改完成任务。
4、任务的设定是动态的。由易到难,先学习前避障传感器来躲避前方障碍,再学习左避障传感器或右避障传感器沿着障碍物行走。
5、知识的迁移是动态的。从过去的直行模块迁移到高速电机模块。从过去的重复循环模块迁移到永久循环模块。
6、课堂一个个闪亮、鲜活的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思维也活了起来。(如在展示并解读编写思路时,冯志达说我在程序中放了一个发光模块,因为晚上巡逻,发光模块做为机器人的照明灯,还加了一个风扇模块,做为打击敌人的有利武器。)(李行说我给程序中加上了画笔模块,他说是为了留下巡逻的轨迹,表面看像机器人跳舞一样非常的美观,实际为调试程序提供方便)这些都超出本节课的研究范围,全部都是学生的想像。
当然本节课的优点背后,还有许多的不足。第一、时间把握的不太准确。2、本节任务量有点大,因为这个班级的同学基础很好,学校机器人小组的同学比较多,所以完成的很圆满,如果不是这样的基础的同学,他们完成这节课的任务会有一些吃力。第三,就是评价,我认为也是本节课最大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语言单一,学生之间互评不到位。而且缺少准备性评价和过程性的评价。所以课后,我重新设计了以下评价表。
课堂自检表
学生姓名:————
项目123说明
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讨论、交流)1=认真2=一般3=不认真
是否积极(发言、提问、询问、讨论、交流)1=积极2=一般3=不积极
是否自信(与别人不同意见时、尝试性操作时、表达想法时)1=经常2=一般3=很少
是否善于合作(听别人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1=能2=一般3=很少
思维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意见、解决问题清楚、做事有计划)1=强2=一般3=不足
思维创造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1=能2=一般3=很少
总评: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4
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小名片》,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的小名片》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7课的内容,是office20xx办公套件中一个新模块的认识与学习,是学生在熟练word20xx的操作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学习任务,即教会学生制作简单幻灯片方法以及提高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教材首先展示给学生一个感兴趣的题目:《我的小名片》,现在很多成年人都有一张表明自己身份的小卡片——名片,相信很多同学也想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小名片吧,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学采用两条线,明线是设计制作自己的小名片,暗线是学习和掌握Powerpoint20xx的操作与方法,两条线同时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目标
目标的确定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管理信息的能力,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word20xx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powerpoint20xx的基本构架。
(2)熟练掌握powerpoint20xx文本框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文字信息输入,编排。
(3)熟练掌握powerpoint20xx中插入图片的使用方法和对图片的编排。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名片,模仿教师操作,设计制作自己的名片力。
(2)通过对自己名片的设计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处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教学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好powerpoint中对文本框和图片的插入和编排知识。而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制作个性名片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具有自己特色和创意的个性名片。二、说教法
1、理论依据
我采用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首先我创设了一个制作小名片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阶段我作为一个是一个指导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及时调控课堂气氛,使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
(1)、任务驱动法。利用“情境创设”引出“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带着设计自己的名片的小小任务从而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掌握、迁移和融合,使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水到渠成。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
(2)、研究学习法。通过观察名片、教师示范,学生积累学习经验,从而研究制作自己名片的步骤和方法。
(3)、分层教学法。信息技术基础不好的学生可参照老师讲解示范,完成基本任务,会制作自己的名片;对基础好的学生,给他们创新空间,可以在会设计自己名片的基础上会插入图片和设计文本的字体与颜色。
三、说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引导学生按以下两种方式来完成任务:1、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2、协作学习。学生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现在很多成年人都有一张表明自己身份的小卡片——名片,然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收集的一些名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想制作一张属于自己名片的愿望,即,你不想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吗?
2、学生观察分析小名片,根据自己已经掌握Word20xx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巧,分析制作电子名片要用到的步骤与方法。教师指出:Powerpoint20xx是制作电子名片的好工具,但要会制作电子名片必须掌握Powerpoint20xx的启动与退出,认识Powerpoint20xx窗口各部分名称,了解文本框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演示讲解,重点指出要完成本课任务进入Powerpoint20xx一定要选择标题幻灯片版式。
3、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与操作,已经跃跃欲试,启动中文输入法,单击“单击此处添加标题”的文本框,单击“插入”图片,设计自己的小名片,教师巡回指导。
4、合作交流。学生将实践操作的收获,如小名片的制作方法,文本框的操作技巧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同样交流,让经验转化为技巧,方法升华为技能。
5、展示与评价。将一些成功的,有创意的作品通过电子教室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进行简单的点评,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
五、说设计理念
1、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本课不是为了教信息技术而教信息技术,注重语文、信息技术、美术等学科的整合。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之前,都创设了适当情景,以此让学生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4、分层教学。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5、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说课稿 5
一、指导思想:
1、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技能。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用FrontPage制作网页、学习网络知识和上网操作。
(二)教学(训练)要求:
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以及用FrontPage制作网页”等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基础知识的掌握。
2、各种基本概念、操作的掌握。
3、实践训练、操作的有机、灵活运用。
三、班级情况分析:
六(1)班:
该班现有学生46人,该班整体情况较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
六(2)班:
该班现有学生46人,该班整体情况稍差,主要是上课时学生兴趣不高,导致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不够,极个别的学生自制能力差,但全班的学习风气还是很好的。
四、教法设想和措施:
1、设想:
以“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以及FrontPage”等为学习重点,适当辅之于游戏、组织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措施:
A、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B、注重辅差、培优、提中
C、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D、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第掌握所学的知识。
E、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F、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G、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______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x》。
一、本节课选自_________出版社《xxx》教材,该教材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本节课所学的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内容,主要学________________的灵活运用,是在学生对_______________掌握(了解)后的能力提高(训练),激发学生制作出更加精彩(规范)的__________________作品的愿望(兴趣、灵感)。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理解……(2)能力目标:学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本科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学生在协作与交流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
如今信息技术学科不再是孤立的技能型工具,我们更要考虑信息技术与生活实践(其他学科)的整合,本着这一理念,我制定如下的(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熟练制作(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学生通过交流与实践操作掌握________________技巧,并做到与_______________的完美的整合。
二、本节课的教学是面向______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掌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知识与技能),另外,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善于和同学交流,能够虚心学习他人长处,这对本科的`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因此,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策略:
1、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当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本课的新知识环节中的学习目标是以任务方式出现的。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我本着直观性教学的原则,多次采用直观演示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3、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我把“探究——合作——创新”的思想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增强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依据新课程改革教学理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协作提高,观摩欣赏”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______________视频/动画(展示_____________作品),学生带着无比的兴奋观看完游戏/视频/动画/作品,我提出:这样的视频/动画/…我们也能制作,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制作一件这样的作品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下面的学习吧!
这样的设计,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成功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求之心。
(二)、任务驱动,探求新知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任务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我来通过屏幕广播方式,演示示范操作过程,让学生们观看我操作过程中作品的变化是什么?(这样设计是为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观察力。)给学生___分钟,由学生自主学习/制作______________。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强调、说明,同时肯定学生的成绩。(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及时对学生的操作成果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确定自己的方向。)
任务二:___________________或如果_________________,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呢?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同桌交流以及我及时必要的补充,完成教材中设定的任务,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不能将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互相讨论补充,教师总结。
任务三: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问题。
这一步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结合教材,自主完成____________,然后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描述__________,其他小组对其发言评论或补充,教师指出学生的问题,并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小组创新,协作提高。
我设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方式来完成,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组素材,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自由选取素材,利用本节课所学操作技能,制作一件具有创意的个性作品。
(四)、观摩欣赏,互相评价。
在这个环节里,我通过屏幕广播展示几组学生作品,让学生们互相看一看,评一评,虚心的学习他人的长处。
这样设计是为了达到梳理所学知识,加深记忆的目的。
(五)、课堂小结。
结合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学生在某些问题上的欠缺之处,提请学生注意,同时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探索、协作、创新精神,树立学生的信心。
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材中课后练_____,课后动手操作,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五、说评价。
本节课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如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生操作/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二是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互评过程;三是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完成自我评价。
总结:
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本课是在学生掌握画图软件和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的基础上,用画图软件中的文字工具插入文字而制作图文并茂的海报作品,让学生充分发挥创作才能,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软件中文字工具的操作,掌握对输入文字进行彩色处理及修改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在画图软件中对输入文字进行彩色处理及修改的方法。
四、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五、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创设一个童话故事情境:小猴淘气去百灵国学习。可是,不知为什么,百灵国成了一个只有图画的世界,大家都不能说话,只能用文字交流。原来是小动物们不爱护环境,太阳公公把声音和文字收走了。太阳公公说,只要小动物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宣传环境保护,就能找回声音了,今天可是最后期限了。”“别急,我能帮助你们。”小猴说。可以只有图片,没有文字,怎么宣传环保呢,同学们帮帮我吧!”
设计意图:创设美好的童话故事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任务一:给自己选择一幅宣传环境的背景图片,并在画图中打开。
由于在画图中打开图片文件,上学期已学习,本节课中,可以让学生比比谁能快速的用画图软件打开一幅漂亮的背景图片,教师从学生中选择一名动作快的同学,把他的图片广播给在家看,然后激情,这么美的风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能配上优美的宣传文字,就更能起到宣传的作用了,从而引出下一个任务,给图片输入宣传文字。
2、任务二:输入宣传文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怎样在打开的图片中输入文字”这个问题读书,然后尝试操作。
此时应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在学生自已自学的基础上,请动手能力强,掌握新知快的同学任小组长,互帮互助。
3、任务三,修改文字和更改文字色彩。
在图片上输入文字是一个基础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个提高任务。
童话情境,小猴在输入文字时,不小心有个字打错了,而且他觉得只用一种颜色不好看,请同学们帮帮他。
以此激情,学生小试后,让学习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方法,汇报学习过程,老师给予奖励,并小结他的方法。给予优化,推广。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在本课中必须考虑到分层教学的问题,而在图片中输入文字作为本课的基本任务,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所以此环节通过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快速全面的收获新知。而图片上输入文字的修改以及更换颜色,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采用小猴提难的方式过度自然,教学上采取优秀学生演示,教师优化小结的方式来突破。在汇报学习中,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学能力,养成不怕困难、积极思考、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童话情境:小猴说:“同学们,运用你们学会的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帮助百灵国找回声音吧!”教师提醒:“同学们不要忘记百灵国是因为破坏环境才被太阳公公收回声音的,只有宣传环境保护才能帮助他们拿回自己的声音?发挥你们的想象与才能,设计出一幅能感动他人,教育群众的环保作品吧!”学生自选图画,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上图片上,比比谁的宣传作品更优秀。并保存好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在巩固新授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完成建构
一堂好课,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也很重要。在此环节,我这样设计:“老师发现同学们设计的宣传用品都很美,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互相学习、共同分享,在展示时还要谈谈你为什么要这样宣传。”学生展示,自我评价。教师总结。最后通过童话情境,结束本课:动物们欢呼:“声音找回来了,百灵国又漂亮了,小猴你真棒。”
设计意图:学生在作品展示中,相互评价,各抒己见,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作品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准确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归纳总结: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地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5、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意义建构,学生的技能不断加强,实效性强。教学活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策略丰富、实用而新颖、独特,突破了学生的认知障碍,突破了难点,优化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说课稿 8
一、说课内容
河北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课《面对自然灾害》。
二、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本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农业的历史发展为主线”设计了《我门的衣食之源》、《农业大家庭》、《面对自然灾害》、《考察农业的历史》《蒸蒸日上的新农村》五个主题。第三个主题《面对自然灾害》分为三个小的版块:抗灾保生产、草场的悲哀、生灵的呐喊。主要是通过一些资料图片,了解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极大破坏和危害,体现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并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才是防止自然灾害的最好办法。基于这种认识,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了解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做的斗争。
能力:在搜集资料,调查中初步形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可贵品质,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的重要性。
其中“了解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做的斗争;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可贵品质,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的重要性”是重点,因为只有通过了解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了解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所做的斗争,才能懂得尊重劳动者和珍惜劳动成果。才能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而这些仅从书中的几幅图去了解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收集大量的资料,然后分析、整理,才能彻底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把“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可贵品质,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的重要性”确定为教学难点。
那么,怎样组织教学活动,才能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三、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小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接有趣的'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乐于想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收集资料、观察图片、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并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才是防止自然灾害的最好办法。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教学中我们要作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的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基于这一基本理念,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教学中,我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情境体验法,我不仅用好书上的文字和图片,还补充了一些音频、视频材料,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以得到在情景中悟理,在情境中陶冶情操的教学境界。其次辅以合作、交流讨论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孩子。在学习方法上,我主要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凸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开始”。上课开始,我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同时欣赏美丽的田野风光引入课题:如此优美的风景,大家喜欢吗?此时话题一转,让学生观看受灾后的图片,这样形成强烈的对比,把学生引入研究自然灾害的课题中从而激发了兴趣。
自主探究——循序渐进、激发情感
在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下,我让孩子们联系课本结合资料,进行研究讨论,自然灾害有哪些,危害有多大,如何预防?学生自主学习后,我相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通过视频、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巨大破坏。然后,我再引导:“孩子们这些灾害都是自然形成的吗?还是有人为因素呢?”让孩子们明白:由于人类的破坏,使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正用自己方式向人类报复。最后让孩子们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才是防止自然灾害的最好办法。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的认识由理性提升到感性,形成了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学延伸——强化情感体验
给学生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影片或幻灯片出示各种自然灾害图片,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究自然灾害自己得到的收获。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该怎么办?让学生知道在灾害来临时,我们不应躲避,应积极面对,进行抗灾、救灾。因为我们有坚强的后盾——国家、人民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重要性。激励践行——升华道德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不止是让学生了解‘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更重要的是懂得‘用观点指导行动’,实现从明理到导行的顺利过渡,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全班同学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后,我引导孩子们开展防灾宣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化,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得到和谐统一,最终完成《品德与社会》教学“导行”的目标。
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模式下,从尝试中学,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并对他们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在现存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活化教材,发掘各种内在因素,这些都有利于品德与社会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9
一、 说教材
这一课是科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实验教材《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的第四课,这一课分两课时。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提高文字编辑效率的重点、建立电子小报的基础。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认识理解剪切和复制的方法。
2、 理解剪切和复制的区别。
能力目标:
1、 掌握对文本进行选取、移动和复制操作。
2、 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学会自学的方法。
3、 初步培养学生综合编辑的能力。
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本的移动与复制的操作技能。
难点:复制与剪切的区别。
二、 说学生
四年级小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容易理解。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已学会输入文字、对菜单和工具栏进行操作、文字插入和删除操作。
三、 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课综合选用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把“自主学习——尝试”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信息技术学生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在理解剪切和复制的区别时,我用动画课件来演示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学生思考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小组合作来解决自己所碰到的问题。本课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他们积极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媒体
1、 学习材料和资源:绕口令、Flash课件。
2、 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投影仪。
五、说设计
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三)解决学生质疑、突破难点
(四)练习巩固、体验乐趣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首先我用投影仪展示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组织大家来玩游戏——说话和打字的速度哪个更快?在游戏中,选两名学生进行绕口令,其余同学观察老师用电脑输入绕口令。由游戏结果可引入本课课题——文本的移动与复制。
[教学意图] 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他们本课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围绕教学目标,我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新的知识。
(1)在对一段文字进行复制操作之前,首先要选定这段文字。提问学生知道怎样选定文字?用什么方法来选取?有哪些的方法?让大家参照书上内容。两个同学一组互相讨论学习。从理解到实践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可能会有困难,然后由我用简要的词语阐述操作步骤、示范讲解,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文本区再次单击鼠标左键可以取消选定。然后,让学生打开文件名为“任务书”的文档,以报听写的形式选中自己听到的词语或句子,并注意学生反馈。
(2)由于我事先故意将绕口令个别词语或句子顺序颠倒,学生在刚才的“报听写”中可能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或者由我提示学生,请求学生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解决?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已掌握文字插入和删除,他们可能会说先删除后插入的方法。然后我用板书来提示文本移动的步骤:选取文本——剪切——光标定位——粘贴,并演示说明“剪切”和“粘贴”功能都在“编辑”菜单里。让学生尝试操作,老师巡视观察,适当指点。提问学生还有哪些方法,比如使用菜单、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右键等。
(3)既然文字已经修改正确了,现在我们就可以复制了。板书出示文本复制的步骤,通过板书上文本移动和复制的步骤相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提问学生,文本的复制是否也能象移动那样有多种方法。
[教学意图] 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通过练习,加强学生的操作,从反馈中我也了解学生对文本选取的掌握程度。
(三)解决学生质疑、突破难点
小学生好奇心很强,对新事物会有很多疑问,我让学生自由发问所碰到的'问题,并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提问大家绕口令进行剪切和复制的操作,在没有进行粘贴之前,计算机把绕口令放在哪里?文本的剪切与复制有什么区别?接着我用一个Flash动画课件来展示:文本移动过程就象一本书放在书包里从家里带到学校一样,而复制就象印章一样,先把文字刻在印章上,然后印章就可以不断盖出相同的文字。也就是说,书包和印章都起到一个中转站作用,电脑里的这个中转站我们是看不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剪贴板”。剪切是删除选中的模块,并把此模块放在剪贴板中。复制是把选中的模块放在剪贴板中,不删除任河内容。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教学意图] 让学生自由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通过书包和印章的形象比喻,引导学生认识“剪贴板”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四)练习巩固、体验乐趣
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任务:第一、将26个字母按字母顺序排列(用鼠标完成),第二、综合运用文字移动和复制操作,按照书上第31页,把《电脑歌》补充完整,并将完成的任务保存在“网上邻居/teacher/‘我完成了’文件夹”。这环节中,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先完成,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教学意图] 鼓励学生将自己探索到的、通过自学等得到的知识,主动地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巩固文字移动和复制操作。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直接用投影仪显示,使完成任务的同学感到自豪,同时激励还没完成任务的同学。初步培养学生综合编辑的能力。
六、说小结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培养自学能力。因为信息技术知识在不断更新,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老师利用板书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总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可以完成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掌握了移动与复制文本的操作方法及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大胆探索、相互协作的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10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绘画工具》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金山画王画图知识的初步认识,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金山画王中一些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重点是掌握利用金山画王画板下的9种工具的基础操作及利用工具画图。新的工具的学习与使用,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与创作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也导致了学生内心理想与实际技能的不平衡。因此,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欲望极其强烈。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就是学生探究的动力和起点。基于此点,从信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各种工具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信息技术课,只教电脑操作狭隘的课程局面。争取把更多的信息纳入到我们信息课程体系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觉美,创造美。让他们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
从内容层面出发,对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主要学习方式完成,同时结束教师适当个别指导。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板下 工具的操作。掌握对工具的综合运用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并且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和掌握画板下9种工具的操作。
难点:对油漆桶的正确用法。
四、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提高课堂40分钟的战斗力与生命力。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分析体验---接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展示的是一幅颜色多彩较为简易的作品小胖熊。让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的作品,美丽而不复杂,让他们感到有成功的希望。这时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画一幅同样的画。紧接着教师问:画这样的一幅图,你要用金山画王里的什么去画呢?学生会说:用笔。教师:到底用哪些工具呢?都是我们今天探索的内容。
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出明确的任务,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选择画板下面,多种不同的工具,不同的颜色去画小胖熊。
1、同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有问题一起讨论,或问老师。
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着重汇报学生对工具的选择使用,如铅笔、喷枪、麦克笔、刷子、橡皮等。针对学生的汇报,教师则加以适当引导,并提出问题。比如:用刷子画小熊的身体,一不小心刷得太多了,怎么办?如何去克服?这样就顺其自然带出了,对笔头粗细的用法和橡皮的用法了。
3、克服难点,在学生汇报到如何画背景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显得重要。可让学生体会到背景很大,一笔一笔地画,太麻烦。在选用了油漆桶时,则注意让学生观察界面的变化,有出现了三个椭圆形按钮和正方形按钮。这时,让同学们再动手试试这四个按钮的作用。再汇报结果。特别强调,用油漆桶也可以用各种图案作为背景。
4、查漏补缺。在画小熊的过程中,哪些工具还没用到的?同桌合作试试看,会用吗?
5、汇报这些工具的用法。
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在不断的失败中寻找和体验成功,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学生画面内容的不协调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美术教育,展开想象。画出更加美丽可爱的小熊,特别是背景。
2、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优胜者发放奖品。
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 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各自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工具说说其中的用途。
(2)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在体验感受中学习。这节课中很“放”地让学生探究工具的用法,在探究中,学生肯定会有许多失败。正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制作简单的表格》甘肃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模块一第六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金山文字20xx基本的编辑和排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制作表格的方法,为以后学习调整表格及表格的数据计算作好辅垫。
(二)学生分析
我们学校的学生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好玩好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差,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所以我尽量不使用演示法,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及网络环境,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优美、生动的画面,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表格中一些常用名词(行线、列线、一行、一列、单元格)
2、学会制作简单的表格,在表格中输入文字及装饰文字。
3、感知生活中应用表格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简单的表格及美化表格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表格。
二、说教法与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作为老师,我采用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设置,先把问题灵巧地抛给学生,引导学生来尝试解决。制作课件利用网络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同时老师也是知识反馈的调整者,在此过程中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
作为学生,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采用探究式学习,从老师创设的网络环境中最大力度地获取信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及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完成老师的布置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新知,通过操作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几位新朋友,一会儿它们出场的时候,如果大家认识它们,请同学们大声的它们的名字,好不好?
从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可以看出大家非常的熟悉也非常的喜欢它们。今天,羊村里的小羊给我们带来了两份羊羊运动会的资料,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两份资料,一份为文本形式,一份为表格形式。
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份资料,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之处有哪些?
比如我想知道喜羊羊的射击成绩排第几名,你愿意从第一份资料里查看还是第二份资料?为什么?
通过提问:生活中还能见到什么要的表格?(抢答)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领悟表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过程
1、学习表格的常用名词。(教学课件、抢答)
既然大家都想学习好表格的制作,今天为大家带好一个很好的学习软件,大家可要认真学习它。
2、生尝试着自己完成插入表格
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来插入表格
师相机板书:
创建表格:表格/插入/表格。
3、插入行、列
4、删除行和列
展示个别学生作业,师生互相评价,评出优秀作业及优秀小组。学生汇报自学的情况,,每种方法在介绍的时候我注意其中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会用不同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每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这样水到渠成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再任意制作一个几行几列的表格,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巩固练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表格,掌握了如何插入和删除多余的行和列,希望同学们能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现在就请同学们制作一张我们班的课程表,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看看那个小级成员率先完成,大家开始吧!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又注意了分层次教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说评价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