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教育观【通用9篇】5-4-70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另一方面是教师行为的转变。两者有部分理念是重合的,在材料中可以合并一起来分析。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这两个方面在材料中如何运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美丽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教师素质教育观【通用9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观 篇一
记得很小时侯,我的老师就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一棵对教师这一职业期望的种子。这颗种子在各位老师爱的雨露和关怀的阳光下,渐渐生根发芽一天天长大。它终于结出了果实——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当我站上讲台我看到了一双双渴求的眼睛,这一双双眼睛让我仿佛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他们中我看到了澄澈如镜的真,善,美。我开始懂得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与艰巨性,站上讲台就担当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它需要我无怨无悔,矢志不改,需要我情系学生,耕耘不辍!
但同时,我也知道就如学习先学做人一样,教师不但要具备优秀的业务水平,更要把高尚的道德追求放在行为首位。原创: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正是说明教师要为人师表,因为在学生眼里,老师的形象是崇高的,老师的教导是神圣的,老师的话是他们辩是非,分荣辱的标准。总书记在3月4日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春天是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季节,“八荣八耻”又为姹紫嫣红的精神文明园献上了一朵鲜花,增添了一抹新绿。这不但为新时期的青年,也为新时期的教师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老师往往是学生们做人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开始更深刻认识自己在培养青少年成长中肩负的光荣责任,试着结合学生年龄和思想品德建设的实际,将“八荣八耻”引进教学。除了在课堂上积极讨论荣辱观之外。我还利用批改“周记”之便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畅谈自己的想法,我给予一定的思想指导。
就这样,交流中更加坚定了我把荣辱观作为教学指导的决心。有一位学生因底子差不爱学习,在一次周记中他写到:老师,我是学不好的,课堂上你忽略我的存在吧,别提问我。。。。我看后一阵心痛,在我们国家文盲,半文盲已经是数以亿计。这是在过去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得已而形成的。可现在在我们的周围如果再培养出上了学但没知识的人,这只能算作我们的失败!于是我凭借私下对他的了解,写给了他一句话:别灰心,只要你肯,你的学有一天跟你的人缘一样棒!因为我话语的中肯。以后不久的一次周记中他写到:老师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我人缘好的,但你的确给了我有史以来最大的鼓励,我知道我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但我真的想以后也做一名教师,去鼓励帮助更多的孩子。老师,有人说,一位老师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谁也不知道这种影响会止于何处。从你身上我理解了这句话。就这样我的班上又多了一名勤奋刻苦的学生。我也由衷的感到了欣慰,这种感觉胜过享受夏日凉风沐浴冬日骄阳。
在由“八荣八耻”促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时,许多现实问题在我的脑海浮现。我觉得现在用“人梯”,“红烛”等来比喻教师难免有伤感悲壮的成分。毕竟社会主义经济浪潮在全国汹涌澎湃,同样它也冲击着我们的教育园地。好多同学,同事都抱着“拿青春的热情搏一回”的心态“下海”了,虽然有成有败,但他们毕竟换回一个“试过了不后悔”的心理安慰。的确,每一位教师都踌躇满志,满腹经纶面对物质的诱惑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是又是为什么绝大多数老师都能立足于三尺讲台,辛勤的耕耘呢。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拿着低微的工资,住着简陋的校舍,却能用崇高的品德去塑造千百万学生美好的心灵。他们十年,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奋斗在教学岗位上,甘愿做“人梯”,让孩子们站到自己肩上,去攀登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高峰。他们正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又是为了什么呢?
教师观论文范文 篇二
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创新。从上述论断看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方法论,是用来具体指导人们“怎么办”的理论。
2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主要是两大类问题,一类是主观方面的问题,即自身能力的不足和观念的落后;一类是客观方面的问题,即科研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等。2.1主观方面。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而非科研,没有认识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作用。有些教师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对科研工作有畏难情绪。有些教师缺乏竞争意识,不思进取,科研动力不足。还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知识面相对狭窄,不能及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科研方向不清。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大多是被动的,主要是为了职称和完成任务;目前对于高职教师的绩效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学方面,教师在教学上获得的报酬要远大于科研带来的报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高职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2.2客观方面。高职教师对于科研工作有需要,有兴趣,但是缺乏有利于参与科研的客观环境。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科研管理缺乏经验,尚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有序的科研管理办法,严重削弱了高职科研管理的效果。大多数高校虽然出台了一些科研管理制度,但缺乏系统性和指导性;只注重对个人的奖励,忽视对团队整体绩效的评估和奖励。没有看到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脱离了高职院校的实际,高职教师较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不能很好的兼顾教学与科研;有的高职院校虽然成立了科研处,但是职能仅限于课题信息的收集、,科研成果的审核、统计,科研经费的管理等。科研经费的投入主要在科研奖励方面,实质性的科研投入比较少,对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3当前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首先要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打开想象力,拓宽视野,增强自信心,爆发出参与或从事某项事务的积极性。高职教师应改变过去对于科研工作的负面看法,即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要认识到科研工作对于学校和自己的重要性。其次,要实事求是,对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许多高职院校从中专改制或升格而成,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不足,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不强。在大多数情况下,高职教师是被动的参与到科研工作中,科研立项意识不强,研究方向不明,申报经验不足。许多高职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想在科研方面有所作为,但是没有经过科研知识培训,缺乏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和基础。在提升科研能力的过程中,高职教师可以组成类似于学术沙龙性质的非正式组织。教师在非正式组织中,较少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会感到比较轻松;同时,不同的专业背景也有利于学术交流和灵感的激发。第三,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校内外学术资源。随着高职院校基础设施的加强和完善,高职教师可利用的资源已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大型专业学术数据库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门类,并且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不仅能搜索到大量相关学术期刊论文,而且还能对学术热点和研究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当前高职教育科研的热点集中在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科研工作、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产学研、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办学特色、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高职教育发展、创新教育、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等方面。第四,要求真务实,端正学术思想,把握研究方向。高职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立身处世的本领。高职教师可以通过严谨的科学精神,敏锐的科学触觉教会学生学习的本领,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4结语
教师观 篇三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把教师、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教师是知识的搬运工、复制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知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方式也主要以填鸭式为主,教师单向灌输,学生不参与课堂讨论,教师的教学没有特色,同一种教学模式反复使用,以课本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观点虽然有其实用性,但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也压抑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学应该是一项充满艺术性的活动,应该根据教育对象、教育情境、教育内容的千变万化,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创造出适宜的教育方法。教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要关注知识学习,更要关注知识的应用。课堂应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的第一任务是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这样的理念: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启发、补充的过程,是互动各方的情感、体验、思考与发现共享、共进的过程。多数的时间里,课堂不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活动要以多种交互模式为载体。教师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更关注学生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负责,逐渐促使学生树立自主意识,明白自己在教学中要学什么、怎么学、实现怎样的目标。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学习,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既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开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2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猫狗的视频体现了由于个体差异,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这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无优劣之分。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可以造就的潜能,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尊重他们的优势领域。(朱浩,2010)现实中,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环境、资历、语言天赋、学习动机、学习类型、情感特征、实践体验等条件的不同,存在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是正常的。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差异,而不是贬低或批评学生的差异性。其次,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表达个人观点、意见或者情感的机会,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把握学生的长处或短处,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除了观察学生的优缺点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观察学生,及时了解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只有清楚地知道学生所处的水平,考虑到学生可接受的能力,才能选择符合学生的方式和内容准确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适当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展教学内容,在课堂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调整课堂活动的难度,调整教学顺序,这样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3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特色
教师素质教育观 篇四
一、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以自己的灵魂塑造他人灵魂的职业,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为人师表,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都应作为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师比其他行业人员更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
2.要有现代教育观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人才观强调了人才应有的基本要求,但不是单一的模式,要有层次和个性;教学观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着重开发学生的智能,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质量观指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基本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最终能经受社会生活实践的检验。
3.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理论、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对承担人类文明传播使命的教师而言,知识更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任务,必须有更高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
4.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对传统教育进行一场系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改革必然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十分重要。
5.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实践能力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主要因素,为了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革,教师就要学会适应环境,积极利用各种环境变化和各种信息,主动灵活地调整行为,从而能在各种环境中做出应变反应,取得主动地位。
6.要有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素质教育的实施,心理教育很重要。教师应该具有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要有对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鉴别、诊断能力,善于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看待学生的各类问题,并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二、目前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待转变。(2)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不足。(3)知识面狭窄,不具备宽广的和深厚的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欠缺。(4)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能令人满意,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1.学习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观念决定行动。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和教育观,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实行。
2.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
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购置教学设备、增加图书、实验器材等等;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真正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最使人羡慕的职业”。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德、能、勤、绩,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以教学成绩来判定,这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因此,必须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尤其要注重长期以来忽视的师德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制约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
4.引进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
竞争机制的有效引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制度,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二是在分配制度中强化素质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提高;三是完善优秀教师奖励制度,造就一大批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
5.加强在职进修,确立终身教育观念和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是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和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在职进修工作,并形成一种制度。教师也要珍惜和把握再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6.开展教育科研,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素质教育观 篇五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理念;考试评价
素质教育一直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并在国家的政策文件中得到体现。“素质教育”一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我国出现,真正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是来自于1999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其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指引下提出的,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在影响素质教育的若干因素中,教师素质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教师素质中最具有导向的素质构成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内在动力。只有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才可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目的观:重分数到重发展;重统一到重个性。过去的应试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强调的是让学生顺利地通过考试以获得更高的分数,分数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追求。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校教学完全围绕考试内容组织教学,轻视“德育”、“体育”、“美育”等相关学科,导致学生发展的片面化。素质教育并非不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不把高分数作为唯一目标。较之高分数,素质教育更强调教育应着眼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发展,重视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知识与态度和能力的统一协调发展。唯有如此,个人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才可能实现。此外,素质教育虽然着眼于学生基础素质的提高,但并不是各方面素质的平均发展,不意味着教育目的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素质教育强调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统一的教育目的的要求之下根据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素质教育并不排斥人的个性化发展,相反,素质教育倡导人的个性化发展。
(二)学生观:重教师到重学生,重优生到重全体。学生观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学生地位的认知。素质教育与过去的应试教育完全不同,应试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价值导向的,主要看重的是学生社会知识的获得及社会谋生技能的形成,在教学时更关注学生系统知识的获得。而教师因其在知识和社会经验上的优势成为课堂中绝对的权威,学生则沦为“倾听者”,教育地位相对被动。素质教育则认为,教育的重心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因为学生个人才是学习的内因,教师作为影响学生素质发展的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学生个人这个内因才能产生效用,所以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主体应从教师转向学生,真正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逾矩不包办。从学生对象看,应试教育强调学生不断获得更高的分数,好了可以更好,典型属于精英主义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关注的教育对象必然是少数成绩优秀学生,对于成绩一般或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可能会选择性忽视甚至敌视。在不断追求高分数的过程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素质教育则坚持通才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国民基本素质的提升,教育具有全民性。教师不关注课堂中的某一部分学生,而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教学观:重知识到重能力,重灌输到重启发。在传统考试制度中,考试内容主要是知识。为了通过考试,教师在教学中会重视知识教学,甚至把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任务。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教师要认识到,知识虽然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但并非知识越多能力就自然越强,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拥有更强的能力可以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以强制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其与众不同的质疑保持理解,“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提高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独立性、批判性,努力运用对话、讨论、自主探究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观:重单一到重多元,重结果到重过程。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分数成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也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并以此把学生区分为不同等级。这样单一的评价制度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综合评价”的改革目标,并制定配套政策《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其明确规定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版块。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多元评价标准,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品德、身心健康、审美等多方面作出评价。评价标准的变化要求教师的评价重心要随之发生调整,不能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情绪情感的变化。教师应学会用鼓励和欣赏的态度面对学生每一次哪怕是细微的进步。
二、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教育观念培养策略
(一)细化教育政策,提供政策支持。素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从1999年《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到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修订,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再到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我国一直在制定各项教育政策,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性,这些都为素质教育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提供了时间和政策支持。但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政策进行细化、具体化,让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师的教学改革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二)师范教育调整培养目标,重视师范生科学教育理念的培养。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大学四年是教师专业理想和教育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获得的知识会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而这一时期形成的教育理念则会对师范生未来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在就业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部分师范院校非常重视训练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却轻视对其教育理念的培养,这样的教师注定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因为教育理念是会指导教育行为的,如果教育理念有偏差,教学行为就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理念做指引,教学行为就会缺失方向,教育理想很难形成。因此,师范教育应该调整培养目标,除了关注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外,更要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认同科学的教育理念。
(三)职后继续培训,建立互动式培训系统。师范教育为教师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基础,而职后继续培训则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深化教育理念。理念的深化建立在对相关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我国现有的师范类课程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教学论与教学法等相关领域。对于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来说,这只是打下了基础,还需要在职后继续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教育生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从而为科学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知识基础。因此,职后培训应当扩大学习范围。同时,为了增强培训效果,内化素质教育理念,培训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互动式培训方法,帮助教师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教育行为,学会教学反思,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
(四)社会配合宣传,形成社会舆论。教育观念产生于各种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外因是内因发挥作用的保障。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素质教育的整体氛围:新闻媒体始终将素质教育作为积极导向;家长、学校管理者、社会各界都要认同和支持素质教育,共同创造素质教育社会环境;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社会各界都要大力宣扬……潜移默化地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带动内因,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
(五)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建立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体系。过去的教师评价一切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导向,甚至教师的个人利益完全与分数和升学率挂钩,这直接挫伤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改革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核心的教师考评体系,转变为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个人提高为重心的考评内容上。只有评价制度改革了,教师才愿意认同素质教育,才可能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周保平。创新文化育人机制引领学生成长成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7.
论杜威的教师观 篇六
1 杜威教师观的理论依据
1.1 “经验论”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它不同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经验。。杜威认为,“经验包含一个主动和一个被动的过程,主动是指行为的做出,而被动指的是承试和承受”。①杜威举了一个例子:“把手指伸向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是经验”。②这个例子一方面形象地说明经验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也说明经验是主动参与、实施活动后所获得的一种主观体会,而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授或其他什么方式得到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
1.2“儿童中心说”
鉴于经验的获取需要主动性、参与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在此“经验论”基础上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说”。杜威并非否定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儿童中心论”中的作用并没有下降和被削弱,而是得到了提升和重新建构。他提出“儿童中心论”,是为了反对传统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的压制,反对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但他并不认为教师在学校中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而是处于参谋和助手的地位。
2 杜威教师观的具体内容
(1)教师和学生。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教学对象是具体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学应以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命为基础,要带着一颗真诚、公正的心去面对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不随意批评,甚至辱骂学生,更不能体罚或者是变相体罚学生。其次,既然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过程,忌讳机械化、刻板化;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之前,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准备教案和教学设计,让知识的讲授具备一定的艺术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可能专心致志地去学习。
(2)教师和教材。一方面,教师对于教材,要完全精熟、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不能为教材所左右;并且教师应对教材持一种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要明确教材的局限性,不能照本宣科,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从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和创造,展现出教学的艺术和美感。另一方面,教师对教材必须有超前性的理解,应找到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即将学习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即“最近发展区”,教师要认识到哪些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生长的经验,知道怎样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从中抽取最有发展价值的经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3 杜威教师观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丰富和发展教师角色,杜威的教师观对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1)组织者:教学活动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有组织的自觉过程;教学活动是一种集体活动,要全面实现教学的整体功能,就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组织。虽然参加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自始至终都是由教师在指导学生去完成各种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资源分配方面和教学活动展开等方面是具体的实施者。通过科学地分配活动时间,采取合理的活动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协调学生的关系,激发学生集体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课程研制者: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性,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寻求,能及时清晰地知道到问题的存在。他们与学生交流沟通,明白学生的需求。通过改革,我国的教育教学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换,课程改革使得课程管理已从中央集权改革为中央、地方与学校三级分权,这使得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这样的变革也赋予教师“课程研制者”的角色。他们可以利用自我教育第一线的优势身份,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教师对教材必须有超前性的理解,应积极主动地以一种全面、动态和批判的思维加工和重组经验,找到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即将学习内容之间的结合点。也就是说,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外部客观条件下经验当下价值和本然价值:更重要的是必须精确地掌握儿童发展过程中已有或可能发生的个体经验,以及由此关系到的课程适应性的广度和深度。在此过程中,教育者应按照经验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原则对经验进行筛选和组织,他们的主要责任是认识到哪些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生长的经验,知道怎样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从中抽取最有发展价值的经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3)引导者: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在某些方面上,学生知道的东西或许比教师多,教师不再是教育资源的唯一拥有者,但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年轻一代;并且在学生获取教育资源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师生双边活动,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实践、体验、探索、成长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索、互相合作的学习品质。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积极交往、共同发展;教师也是学生群体的潜能开发者,他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固有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学生个体在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上可能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及时认识、创造条件,施以正确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使学生变得聪明、更高尚、更成熟。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是人的本能。
(4)朋友: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学习、互相质疑、听取意见从而达到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以一个平等的参加者和伙伴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把学生视作沟通的伙伴与活动的主体,把自己当作学习团体中平等的一员,以知识渴求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和交流,以自己的丰富经验指导学生对知识和人生意义的建构,并在对话和交往中分享彼此的见解知识和情感理念,实现本真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虽然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年龄、地位、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但并不妨碍师生之间友情的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可以让教师更加全面地观察、理解、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内心感受和思想状态,促进学生发展和自我发展。
教师素质教育观 篇七
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主导者的身份必须改变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一直在维护着自己的“师道尊严”,把讲台当作神坛。把自己当作权威,严重压抑学生个性的张扬,压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志早就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因素除了学生个人的智力与个性外,学校教育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如果学校气氛不民主、学生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对学生限制得太多、只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仍以权威方式管理学生。学生不但会失去自己的“思想”。还会失去发展自我的机会――教师就不自觉地充当了刽子手的角色。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明确提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应该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底线。教师要以指导帮助者的身份,用自己的爱心培养学生的信心,用自己的智慧给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他们就会自觉地努力去实现教师所期待的角色。以鼓励、尊重来增进信心。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学生,就说该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可后,再按照那类的学生来要求他。一定要记住: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单纯知识传授者角色必须改变
传统的应试教育,一直在强化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所关注的只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工作的着眼点也是仅仅为了满足于教会学生应付考试,而不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辅导学生学历历程和开发学生巨大的学习潜力和智能。现代的人应是情感、品质、健康、智力、能力、审美全面发展的人,而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的发展,更谈不上“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应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本依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对于“评价管理”也做了详细的说明,强调中小学校、班级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等。作为教师,应该严格遵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新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引导而不是传授,不把结论给学生,不替代学生思考,创设和推动学生思考情境,引导学生会发问、提问、质疑,培养问题意识,敢于怀疑。敢于挑战,敢于超常规。与其期待教师时刻有一桶水往学生的碗里倒,还不如把教师当成―个帮助学生挖掘泉水的人。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全能者的身份必须改变
教师当然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社会上一度产生出“一桶水”论、“蜡烛”论、“自来水”论。教师以全能者自居,这与“师道尊严”相适应。在课改新形势下,面对大量全新的改革课题,新问题与教育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形成矛盾的苦恼,反差日夜增大。教师只有能随时针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以及个人专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了解个人与环境间的动态关系,并据此制定与修正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潜能最大化的发挥。
教师素质教育观 篇八
幼儿教师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并通过教育行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专门人员。职业是伴随社会分工出现的,并在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中构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工作方式。职业素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个体所具备各种能力与条件的综合。综上所述,幼儿教师职业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是自身职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品质等方面。
二、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幼儿教师职业素质是对从事幼儿教师职业人员的整体要求,并依据幼儿教育思想的丰富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教育的个性化发展等开展幼教工作。学者李季湄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能力素质等”。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对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基本要求。如有的幼儿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幼儿兴趣的激发,在教学中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沟通能力较弱,同时,专业的自我提升能力及科研能力欠缺等。面对这样的现状,明确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对于当前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幼儿教师应具备教育观念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心审美素质和幼教能力素质,其中教育观念素质是先导、文化知识素质是基础、幼教能力素质是核心、身心审美素质是保障。
(一)教育观念素质
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会直接决定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和教育策略并进一步影响着对幼儿所采用的教育行为。幼儿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包括热爱幼教事业的教育价值观、热爱幼儿的儿童观、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和积极的自我效能感。热爱幼教事业的教育价值观是指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认同,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感、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的体现;热爱幼儿的儿童观是指幼儿教师热爱、尊重和保护幼儿,是在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对待幼儿的观点、看法及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观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幼教职业时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也是幼儿教师内化的人格品质的体现;积极的自我效能感是指幼儿教师对自身能否顺利完成幼教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这些观念是幼儿教师的先导性素质,也是幼儿教师自身特征中影响儿童发展最为直接和突出的方面。因此,幼儿教师应形成积极而正确的教育观念,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个人的幼儿教育观念融入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保教工作中,牢固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情感。
(二)文化知识素质
文化知识是教师的立教之本,幼儿教师的文化知识素质是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基础。一方面,幼儿教师要具备通识性知识,主要包括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为幼儿上小学做知识上的准备,也有助于让幼儿从多方面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形成对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还要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幼儿教育知识、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教育科学研究的知识以及自我分析、评价的知识。
(三)幼教能力素质
幼教能力是幼儿教师素质的核心,直接体现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保教工作中,影响着幼儿的教育与发展。幼教能力具体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
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的保教能力、反思与发展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2、方法能力
幼儿教师的方法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能掌握运用观察法、谈话法、记录法、家园联系法、作品分析法和游戏介入法的能力,并能根据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身心最大可能性的发展。其中,使用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观察的能力是幼教能力的核心。
3、社会能力
幼儿教师的社会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具备与幼儿、同事、家长和社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建立起良好的的师幼关系、同事关系与家园合作关系。这种社会能力能帮助幼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这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种专业能力,也是幼教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身心审美素质
身心审美素质是幼儿教师从事幼教工作、进行自我发展和创造的保障,具体可包括健康的身体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健康的身体素质是指幼儿教师要保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有能够承担各项幼儿教育工作的体力条件。健全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幼儿教师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稳定的心理状态,有顽强的意志力,对幼教工作充满自信心和责任感,热爱幼儿,乐于与他人合作、诚实待人的人格品质。高尚的审美情操是指幼儿教师对文学、艺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情趣,能领悟和体验大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美,并能积极地引导幼儿追求美、认识美、发现美、鉴别美和创造美。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从观念、知识、能力、审美等方面形成一个四维一体的动态发展的结构,在这一结构中各部分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渗透的有机体。
三、幼儿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策略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如何保证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可从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规范和职后培训入手,主要的措施如下:
(一)优化幼师职前培养,提高学前教育的专业性
幼师的职前培养大多由高师院校承担,高师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直接决定着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高低。首先,优化高师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凸显幼师专业特性。高师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趋势、学前专业特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统筹协调,提高幼儿教师培养的专业性。其次,优化高师学前教育的课程结构,凸显幼教能力素质的培养。高师学前教育的课程多由基本素养课程、教育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模块构成。这些课程侧重于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幼儿教师的幼教能力素质的培养欠缺,特别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欠缺,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观察与分析幼儿的能力、与幼儿和幼儿家庭沟通的能力等等。鉴于此,我们认为,可采用“课程+见习或实习+课程”的形式,即在专业课程学习的中间穿插教育见习或实习,然后再回到专业课程学习中,这样能有效的将课程知识与幼儿园实际教学相结合,在边学边练中,提升能力素质。例如在学习《学前儿童游戏》课程时,学习“角色游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章节时,可穿插一天的教育见习,根据幼儿园教学实际,观摩幼儿角色游戏活动,有针对性地增强观察幼儿与分析幼儿活动的能力。与此同时,可加强幼儿教师的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比重,采用分散见习、集中见习及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按学期进行,逐步通过教育实践来提高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二)严格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提高入职标准
教师资格制度是一种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也是教师进入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制度,它有助于规范教师任用标准。我国现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非师范专业的申请者,通过学历审核,只要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考试和普通话考试合格,再经过一个专业课试讲即可拿证;二是师范专业的申请者,除普通话考试外,无需任何专业考试,直接申请即可拿证。这些形式都不能保证申请者具备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与能力,也势必会影响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认为,可引入学前教育专业标准,规范幼儿教师资格证的认定程序,选择符合幼师职业资格标准的人进入幼师队伍,提高幼师入职标准。
(三)加强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多途径提升职业素质
职后培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一个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来说,职后培训尤为重要。园本培训是职后培训的方式之一,也是幼儿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它是以幼儿园全体教师为主体,以对保教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研究为内容,以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和教师素质为目的来进行的园本教育研究活动。但对于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来说,园本培训远不能满足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提升的需要。因此,需要积极拓展职后培训的途径,如学历补偿教育、在职进修、短期的脱产进修、远程教育、开展讲座、报告会等,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从而提升职业素质。
(四)完善幼儿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职业认同感
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工资报酬相对较低,工作强度大,幼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这是很多地区幼儿教师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因此,完善和调整幼儿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工资报酬,给幼儿教师身份一个真正的认同,成为比较迫切解决的问题,这也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四、总结
教师素质教育观 篇九
1 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其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简称师德。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内在动力,是成功实施新课程的前提。笔者通过对本县几所农村中学教师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思想还是正确的。对教师职业这一项,表示“非常热爱”和“比较热爱”的人数占半数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坚守教师岗位的教师,是从生存角度来考虑的,把教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2 教育观念素质
教育观念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评价观,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观念的转变决定着教师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的转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明确,教育观念转变较快。1)在课程观方面,有82.3%的教师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可见教师对课程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2)在现代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教学效能观、评价观6个方面,持赞同的比例都很高,几乎没有教师不知道这些新观念,可见英语教师已经基本了解并认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3)不容乐观的是,在素质教育观方面,认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很有必要且一定能做到”只占8.8%,认为“有必要,但很难做到”的占83.3%,大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持怀疑态度,还有的教师持彻底否定态度。
3 文化素质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在语言教材和教学中融合各类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这些就必然要求英语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视野,除了精通英语学科知识外,还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科学、社会、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知识,特别要掌握与英语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促进学生整体发展。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解决如何有效教的问题,认识学生非智力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具体说来,需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教师的文化素质状况,笔者设计一道“目前最欠缺的知识”的问题,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最欠缺的知识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这一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教育理论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对具体学习重视不够,教育理论水平较低,应用能力较差。
英语专业知识构成教师向学生“授业”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英语基础知识和现代语言学理论、外语学习理论等英语理论知识。一个合格的语言教师必须是一个对该语言有较高的实际使用能力而又熟悉有关语言和语言使用理论的人。调查发现,教师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令人满意,对语音知识、语法知识、功能意念知识和话题知识掌握得好、较好、一般、差的分别占13.8%、41.6%、43.6%、1.0%;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得好、较好、一般、差的分别占3.2%、36.2%、48.9%、11.7%。调查中教师反映,只要有高考“指挥棒”在指挥,应试教育的许多措施很管用。可见,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仍是升学问题。但他们毕竟感到知识的欠缺,这种意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思想基础。总体看来,教师的文化素质结构不尽合理,需要加强完善和提高。
4 能力素质
教师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成功实施新课程的保障。在参考他人有关教师能力素质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的能力素质可以分为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三大类。调查结果显示:1)大部分教师具备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因为大部分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教师的评价观念发生转变,具备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因为有89.2%的教师在教学评价上能注重学生的态度、参与、努力程度和交流能力;3)教师的因材施教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因为只有26.5%的教师会经常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还有9.9%的教师很少或从不关注;4)教师指导学生形成学习策略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意识还要加强,因为只有32.1%和35.3%的教师能经常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