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点>正文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传统文化关系?

2024-08-19 12:31:53 互联网 热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形成了儒家、佛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等思想文化流派。

  1.儒家

  “中庸之道”、“和谐”作为儒家文化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追求把握事物的规律,做到天人合一。

  儒家文化的最高目标为“内圣外王”。“内圣”指的是修己,指人的主体的心性修养。精髓在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几方面意思,做人要有爱心,讲规则,懂礼貌,求知识,重诚信;态度上要温和,善良,恭敬,勤俭,礼让;另外还有“忠、孝”,要忠于国家忠于组织,而孝则是每一个中国人背负一生的责任。“外王”指的是安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修己到推己及人,成己成人,成行成业,由“内圣”转为“外王”,经世济国,造福社会。

  2.佛家

  佛家作为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提倡清心寡欲、三道轮回、因果报应,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演化,与中国的道家文化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它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产生重大影响。

  3.道家

  道家的最著名的人物为老子,《道德经》是其著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终根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无为,则无不治。”倡导顺应“道”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的自然规律,无为而治。

  4.兵家

  兵家文化以“道胜”为宗旨,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目的,强调战略战术的综合应用,达到战争的胜利。《孙子》一书开篇说: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 较之以计而索其情”把战争看做大事,通过“举贤授能, 不时日而事利”、“贤人所归, 则其国强, 圣人所归, 则六合同”的人才,对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客观因素的收集分析应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5.法家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由商鞅发扬光大为秦朝的治国理念及强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6.墨家

  墨家主张“尚贤”即不分贵贱唯才是举,“兼爱”即完全的博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7.阴阳家

  阴阳家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8.纵横家

  纵横家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就是战国时期的外交政治家,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分合之策游说于各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人物一般分属合纵连横两派,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

纵横家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