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百科>正文

中性粒细胞比率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低)

2023-06-09 05:38:03 互联网 百科

  1.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比率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低)

  中性粒细胞增多,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特别在急性白血病中,在血小板下降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增多,使中性粒细胞增多。若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则提示血小板减少可能是血液中含有血小板增多因子不足所致。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粒径明显增粗,且有异常升高。由于粒径增大而使血小板大量减少时往往提示粒细胞相关疾病。

  2.中性粒细胞比率

  通常将中性粒细胞比率分为中性粒细胞大于1和中性粒细胞小于1两种形式。前者约为1,后者约为1而1为中性粒细胞大于1。在临床上,一般以血常规检查来测定中性粒细胞比率,其主要目的为了解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是否正常。中性粒细胞比率不能单纯地作为计数指标,它还应与患者自身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症状密切相关。虽然血液检查只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但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身体疾病或者有其他不良现象,或者通过其他方法无法发现异常时,就应该通过血液检查来确诊。

  3.骨髓造血功能指标

  中性粒细胞计数及骨髓造血功能的改变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和肿瘤诊断的重要指标。骨髓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分布、功能正常,即可说明骨髓正常;当中性粒细胞计数及骨髓造血功能改变,不能及时发现,提示有贫血;当大于正常范围时需要积极治疗。一般而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会有骨髓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等造血功能异常;骨髓增生性白血病则有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殖性疾病等造血作用异常。此外,淋巴瘤或白血病还可引起骨髓增生异常。骨髓造血较多,主要在骨髓中产生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还包括其他的功能,如为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血浆等;此外骨髓还可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参与造血与免疫过程,如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可促进骨髓增生亢进等。

  4.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检查

  正常中性粒细胞为40-50个/毫升。中性粒细胞增多时,由于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会导致脾功能亢进。中性粒细胞减少时,会引起机体内出血。这一指标对贫血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5.其它指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指血细胞计数与白细胞计数之比。根据血细胞计数与白细胞计数之比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可以估计血细胞、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仅能作为一项辅助参考指标而不能作为诊断疾病与否和预后是否良好的评价指标。

粒细胞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