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科技>正文

千万不要做心理咨询师(为什么我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2023-06-19 01:34:32 互联网 科技

千万不要做心理咨询师(为什么我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发表时间:2023-06-19 01:10:08

本文目录

  • 为什么我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 太快了的人为什么不适合当心理咨询师
  • 请问,哪些人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为什么我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心理社会压力源,就是他的职业。职业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是三观,再者是性格。比如,程序员容易社交困难,性功能障碍;司机容易情绪失控;医生容易洁癖。另一方面,不同性格的人好像也会倾向于选择适合的职业。说实话,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这似乎预示着未来不同职业的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职业,它又会有哪些不同呢。我想,至少有三点。对变态的容忍度确实更高无论,有人问心理咨询师:听说你们学心理咨询的都是因为自己有心理问题才去学的。还是说:你们每天接收那么多负能量,自己心理会不会出问题呀。

太快了的人为什么不适合当心理咨询师

快人快语的人的确是不适合当心理咨询师的。道理很简单,凡是需要救助于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疾病患者,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又不能自拔。心理咨询师对这类心理患者,必须心平气和设身处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循々善诱,做耐心细至的思想工作,绝对不可以快刀斩乱麻就完了事了。快人快语的人之所以不适合当心理咨询师,这种性格的往々偏重于解决心理问题速战速决即快刀斩乱麻。用这种方式方法去指导指教患者,非但欲速不达,反而会引起心理患者反感且加重病情。

请问,哪些人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有以下这些心态的人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一、消极应付型:当事人本人并没有求助愿望,或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不希望“外人”介入自己的事情,只是迫于家人或其他人的压力不得已前来。这样被动来访的人,易产生抵触情绪或过度防卫,不愿意开放自己,存在较大的心理阻抗,会增加咨询的难度和效果。二、无可奈何型:来访者只是声讨别人的过错,而不寻找自己的根源。他们一坐下就滔滔不绝地大吐苦水,生活如何如何不如意,别人如何如何对不起他(她),自己如何如何悲惨绝伦。把一大堆问题摊到咨询师面前,“老师你来给我解决吧“,而不去考虑“我该怎样面对这些困难?我该做出怎样的努力和尝试?”这样的人缺乏改变现状的主观动力,心理咨询效果不好。三、“先人后己”型:多见于家庭关系或夫妻关系不和谐的来访者。其中一方过于顾及所谓的“自尊”,不肯率先打破习惯的互动模式,只期望另一方先做出让步,自己不愿意先迈出改变的第一步。他们的逻辑就是:“他(她)先对我好,我才会对他(她)好。”这样的“先人后己”会拖延新型关系的建立,而仍然陷入原先的不和谐关系之中。我提倡,谁觉得最痛苦,谁就要先改变。四、怀疑审查型:有的来访者置自身的求助问题于不顾,而是过于关注咨询师的个人背景,总是抱着怀疑和戒备的态度,生怕遇上一个滥竽充数的咨询师。他们审阅过机构和咨询师的资质还不够,还要过问咨询师多大年龄啊,是哪里人啊,以前做什么的啊,做了几年咨询啊,结婚没有啊,有没有国外经历啊,等等,简直就像在“相亲”。顾客当然有权要求我们提供合法的资质证明,但我要说明的是,心理咨询效果怎样,可不仅仅取决于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和经历,咨访双方的坦诚和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许这才是咨询效果好坏的关键。五、讨价还价型:心理咨询本身是有价值的工作,心理咨询师学成的投入和付出的劳动、时间,理应得到回报,不同级别的咨询师收费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心理咨询的价值究竟多少,要看你的认知角度。我们见到有低收入的来访者,为了解决心理问题不惜用去他们的基本生活费。有个打工妹就说:“我解决了心理问题,可以挣更多的钱;而不解决心理问题,连现在的工作也没法做了,心理咨询花钱是值得的。”而我们也见到,有开着私家车、穿着很高档的咨客,却对咨询费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甚至拖欠咨询费。这种行为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人的基本人格素质和一贯行为方式,也许正与来访者的问题根源有关联,来访者你要有所觉察呢。六、动机不纯型:我们也可见到少数动机不纯的人,他们不去真正改变自己的不良癖好,不肯与过去扭曲变态的心理做割裂,而只想借心理咨询这个开放接纳的场所,满足某些晦涩阴暗的心理需求。某些性心理变态者,他们嘴上说自己如何痛苦,自己也不想这样,但真正让他们戒除痼疾就不干了。他们会提出很多这样那样的无理诉求,与心理咨询师反复纠缠,而拒不接受咨询师的矫正训练。这种人需要端正动机才可前来做心理咨询。

的人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